石泉縣因地制宜創新舉措破解教育發展難題效果好
作者:安康市教育局
發布時間:2012-11-16 12:02:3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近年來,安康市石泉縣以務實的工作態度和不斷進取的精神,堅持教育改革與創新,因地制宜,著力破解山區貧困縣教育發展的難題,樹立了“堅持務實與創新,窮縣也能辦強教育”的教育發展新理念,成為全省“窮縣強教”的典范。
創建留守兒童教育管護“石泉模式”。該縣把關愛留守兒童作為促進教育公平、發展勞務經濟的首要民生工程來抓,不斷加快推進留守兒童教育成長“三大中心”和“四支隊伍”建設,成功探索出了“黨政統籌、部門聯動、教育為主、家庭盡責、社會參與、兒童為本”的“六位一體”留守兒童教育管護“石泉模式”,受到了中央文明委、教育部、全國婦聯、國務院農民辦的表彰獎勵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并獲得第五屆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和被教育部評選為2011年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優秀案例。
建立教育經費集中支付制度。該縣為強化教育經費的規范管理,以校長對資產的管理權不變、對資金的支配權不變和校長法人地位不變為前提,創新建立了教育經費集中支付制度,形成了“學校用錢不管賬,中心管賬不見錢”的“校財局管校用”監督機制。配套建立了教育經費預算編制教代會審議制度、學校支出“3+1”財務會簽制度,實現了中小學財務管理收有據、支有度、購有章、建有規、撥有法的工作目標,保證了教育資金的安全高效運行。
探索“公建民營”的學前教育發展模式。該縣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政策扶持”原則,通過政府出資修建并購買服務的方式,率先在全省探索出了“公建民營”的辦園模式,在全縣初步形成了以“民辦公助”為主、公民辦并存的學前教育發展新機制。同時,堅持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在實施學前一年免費教育的基礎上,將全縣學前二至三年的保育保教收費標準統一為90元,民辦園不足部分,由縣局依據《關于石泉縣幼兒園分類評估獎補暫行辦法》進行綜合考核后實施分類獎補,有效破解了全縣幼兒“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
創新營養計劃實施新思路。該縣為確保國家惠民政策營養改善計劃順利實施,研究制定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方案和細則,結合縣情實際并根據學校供餐條件,探索出食堂配餐、企業供餐、家庭托餐和配發蛋奶四種供餐模式,在蛋奶工程與營養計劃并軌實施的基礎上,率先實現營養計劃實施在全縣義務教育學生中的全覆蓋,促進了全縣學生的健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