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課堂,讓語文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作者: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石南小學 ■文/楊 霞
發布時間:2012-10-31 09:06:0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行,高效課堂的風暴席卷而來,滋潤著我們每一位老師和學生的心田。高效課堂真正做到了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體現了師生完美的配合。它符合教育發展的規律,改變過去教師滿堂灌的舊貌。但如何為打造高效課堂,讓語文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筆者根據多年的經驗現總結如下:
一、精心設計導語,激發學習興趣
導入是教師在教學中把學生引入興趣的大門,使學生產生學習欲望的重要一步。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痹谛W課堂教學中,一個精彩的導入,能緊扣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迅速作好聽課的心理和知識準備,為進入新課創造有利條件?,F階段小學生活潑好動,在課堂前常有各種各樣的活動,精神不易于集中,思緒也是分散的。上課后,很難一下子安靜下來。雖然有組織教學環節的調整,但他們的思想情緒還不能完全集中到新課上來,不能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如果教師直接開始平鋪直敘地講課,在開始階段很難收到應有的效果,同時也會影響后面的教學。在這時,如果教師能夠運用巧妙的方法導入新課,無疑會造成一種新的氣氛。比如老師在講課前期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給同學們講些相關的小故事,或是講些與同學們息息相關的生活中的事情,這樣一般能使學生們提前投入聽課的情境,將使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來,相對來說課堂的效率也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 巧妙組織課堂,調動學生情緒
著名教育家斯卡納金曾說過,“如果孩子沒有學習愿望的話,我們的一切想法、方案、設想都將化為灰燼,變成木乃伊。”可見,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要想實施高效的課堂教學,就必須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天真活潑,有著不同的特征和稟賦。所以我們老師要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學生,對所有的學生都有一視同仁,對于成績不好的學生更要時刻鼓勵,幫助他們進步。學生在小的時候就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老師可以從學生們的興趣入手,如可以給學生們一則笑話或小寓言,里面有某些生詞或短語,同學們要想讀懂就必須認識并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這樣就能促進學生自己查字典或上網理解這些生詞,通過自己查找,還能加深對這些知識的記憶。對于低年級的學生還要注意培養他們的讀說能力,小學文章中比較優美的語句都可以讓學生們大聲的朗讀出來,并把學生們分成幾個小組,組與組間進行比賽,這樣既能增強了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又能改善了朗讀能力。
三、 明確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效率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一個精準的教學預設,必須首先“定標”,即確定一組明確的教學目標,為實施課堂有效教學導航。教師應該在教學大綱的指導下開展和學生們生活中相接近的便于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但是,有些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僅僅把重點放在教學知識點的講解上,強調學生要記住某些東西,但這種教學方法如同是把學生當作接收知識的機器,久而久之學生們會對所學的語文課程產生厭惡的情緒,影響學生們的課堂效率。
我們要從三維目標的角度出發,在語文課程總體目標的指導下,全面、具體、系統地考慮分析課堂教學目標的定位點,根據教學實際需要確定多維、立體的動態目標,特別要考慮學生年齡段的特點,不可越位,也不可缺位。因此,我們在“定標”時,不僅要看到教材所顯現的認知目標(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還要明確教材所隱含的能力目標,更要挖掘教材背后所蘊含的情感目標,這樣,課堂教學就有了明確的方向。
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生命與靈魂的一面鏡子,也是教師和學生的一段生命歷程。理想課堂能培養學生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促進學生們健康的成長,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當成學習的真正主人,正確處理好各種關系,使學生學得有滋有味,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就能充滿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