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空竹與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小議 ——抖空竹進校園的成因
作者:陜西省西安市第五十中學 ■文/劉文藝 李德江 張紅波
發布時間:2012-10-31 09:02:1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一、問題的提出
學校體育課程標準對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中明確提出,積極利用和開發課程資源是順利實施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開發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可以發揮課程資源應有的教育優勢,體現課程的彈性和地方特色。學校在課程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可以拓展校本資源開發的途徑,同時也能提高校本教研的質量和有效性。合理地利用社區和社會資源開發校本教學資源,是課程資源開發的有效途徑??罩袷蔷哂袕娏业貐^特色的傳統民間體育健身活動項目,有大量的社會資源和人力資源,在學生當中很有影響。因此將空竹作為校本課程資源也就成為我們首選的內容。
二、空竹作為校本教材的可行性研究
1.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認知水平。少年兒童時期,由于大腦和神經系統發展較快,大腦皮層中興奮過程占優勢,易擴散。因此容易學會動作,但也容易出現多余動作、動作準確性差,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易分散和轉移。空竹的技術與運動量可控性強,便于操作,適宜不同的人群活動。因此對這個教材的選定有其科學性和合理性。
2.有利于終身體育意識和終身體育能力的形成。學校體育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在合理引導中,讓空竹形成學生的體育技能促進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在形成技能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良好的體育學習及鍛煉習慣,所以說技能促進意識的形成,這對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大有裨益。
3.促進了校本教研的有效性。校本教研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由之路。在對校本教學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對空竹的研究使教師的科研針對性,大大增強;科研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保證。
4.學校體育課的質量得到實質性的提高。體育技能是體育教學知識化最為重要特征之一,是遠古以來體育技術發展形成的結晶和成果,是學生增強體育文化知識,全面發展身心的有效載體。體育課若無技能教學,無專業特征和文化性,則不成其為體育課,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無技能教學或淡化技能教學將使整個體育教學體系無存在價值。空竹教材的運用,使學校體育課的技術含量極大地得到增強,課的品質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三、空竹的校本開發
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征,以體育課程標準為依據在與空竹活動的專家共同研討的過程中,對空竹進行了教材化的處理,將其作了水平劃分。
水平一:共九個技術動作的學習內容。①地面起動;②上扣解扣;③加速;④調平衡,即調高低;⑤、跳躍抖;⑥蕩秋千;⑦雁南飛;⑧拋高;⑨飛機救援。
水平二:8個技術動作的學習內容。①左手花;②右手花;③左臂升花;④右臂升花;⑤調方向;⑥天地一桿秤;⑦嫦娥奔月;⑧金猴上樹。
水平三、四: 9個技術動作的學習內容。①金雞上架;②仙人過橋;③蝴蝶雙飛;④左回頭望月;⑤右回頭望月;⑥魔術扣;⑦愿者上鉤;⑧腳踩風火輪;⑨腿穿。
將空竹教材作為學校的校本體育課程內容安排在整個學段的學習過程中。在學期開始制訂教學計劃時把空竹教學內容按學期安排進去,保證每學期都有1~2周的空竹課教學時間。教學時從基礎入門,循序漸進??罩竦慕虒W形成了學校體育教學乃至學校教育教學的特色。
四、空竹研發中取得的成果
1.編寫出空竹校本教材一套。使更多的學生能學會這一技能,并通過學生向周邊區域輻射,使體育鍛煉成為人自身的需求。
2.學生人人能抖空竹,并掌握8個以上花樣。
3.以空竹為教學內容的教學觀摩課獲得第四屆全國中小學體育觀摩課二等獎。
五、結論
1.學科校本教研是學校校本教研的組成內容,學校領導的大力倡導和支持、教師間的團體協作是校本教研成功的保障。
2.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師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徑??罩竦拈_發利用改變了體育學科教研中缺乏內容、目標、空洞乏味的傳統教研方式,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學科教研積極性,落實了校本教研的實效性,提高了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3.校本教研成為教師專業發展、提升的必由之路。通過對教材的研發和利用,尤其是編寫空竹教材的過程中,教師在對課程標準的研究理解、學校體育學科課程方案的制訂實施,都有了質的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得到極大的改善。
4.校本教研成為彰顯學校教育特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抓手。對空竹教材的開發和利用,形成了學校體育教育的一道風景線,促進了學校體育教育質量的極大提高,也成為學校教育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