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作者:廣西合山市嶺南鎮中心小學 ■文/陳詩萍
發布時間:2012-10-31 08:47:1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他們愛數學,喜歡研究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是我們小學數學教師研究的課題。下面,我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談幾點體會。
一、注重師生情感的交流
數學教學一般從學齡前的啟蒙教育就開始有意識地培養了。它的教學周期長,又具有很強的后續性,教師對學生的情感影響不僅表現在教師本身的知識面及學習態度方面,而且表現在教師為人處世的態度方面。實際教學中應重點放在興趣培養上,讓學生覺得學數學是一件樂事,激發他們主動地學習,在這樣的前提下發展學生的數學才能就可以水到渠成。
二、創設探索性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的發展為主線,以學生探索性的學為主體,以教師創造性的教為主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設一個探索性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問題,運用良好的導入方法激趣后,都需結合知識的生長點、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學生設計參與教學過程的活動,逐步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進而發展到“我會學”,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和效率。
三、創設游戲性情境,提高學習興趣
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好動、好新、好奇、好勝的思維特征,設置游戲性情境,把新知識寓于游戲活動之中,通過游戲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在游戲中得到知識,發展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四、創設故事性情境,喚起學習興趣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我們認為這正是教學的本質所在。我們在數學教學中適當地給學生營造一個故事情境,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知識。例如在教學利息時,我就告訴學生現在每人手里都有5000元錢,你自己去存款,到期后你能取到多少錢?情境中,每個組的利率不一樣,讓孩子們自己去探索,去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把數學知識寓于故事情節之中,從而喚起學生學習興趣。
五、創設操作性情境,調動學習興趣
根據小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以學生活動為主,對一些實際問題通過自己動手測量、演示或操作,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獲得學習成效,既能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養創造精神。
六、運用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的興趣
正確的學習目的往往會導致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保持濃厚的興趣需要對學習意義有清楚的認識。就數學而言,一方面,它是進一步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的工具和基礎,另一方面又是今后參加祖國四化建設所必需的知識,體現著“數學是一切科學得力的助手和工具”,反映了“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作為教師需要引導他們:“無論將來干什么,要為祖國作出貢獻,都要有淵博的知識;只有從小學開始好好學習,付出不懈的努力,愿望才能成為現實”,從而幫助學習從小樹立學好數學的志向,使美好的愿望成為努力學習的內在動力。并告訴他們:“當醫生就要懂得藥性和劑量搭配”,“當建筑師就要會計算面積及用材多少”,“當企業家要懂得計算成本和利潤”……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處處離不開數學,買東西算錢需要數學,做衣服量尺寸需要數學。學生正確認識到數學的作用和學習它的意義后,就會從內心產生對學習數學的需要,從而保持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覺性。
七、運用表揚評價,強化學習興趣
榮譽感可以強化學習興趣。小學生的榮譽感特別強,其學習興趣的保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通過學習所獲得的社會效果。他們常常由于獲得好成績受到老師、家長、兄弟姐妹、同窗好友的贊賞而引起榮譽感,為保持已獲榮譽而更加努力學習。
在教學中應給予學生正確、恰當的表揚。在學生回答問題時,眼睛注視著他們,以一種期待的眼神鼓勵他們大膽發言。要注意不失時機給予表揚、鼓勵,哪怕是一句表揚的話、一朵小紅花,都有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對待學習較吃力的學生,應適當降低標準,著重表揚,鼓勵其進步。表揚是教師熱愛本職工作、熱愛學生的具體體現,也是保持學生興趣,充分發揮學生潛能的重要手段。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地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有的放矢,這樣才能夠達到我們理想的教學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