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教學反思
作者: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賈村鎮廣福小學 ■文/劉珠海
發布時間:2012-10-30 11:27:5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自己教學活動的思考。這種思考有利于總結教學過程的得失,通過對教學過程的分析,取長補短、彌補不足,以便在以后的教學中做得更好。它可以激活教師教學的智慧,進一步激發教師終身學習的自覺性,在教學中三思而行。用最有效的方法去教學,在反思中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學反思被認為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要素。從哪些方面反思呢?下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對教學的全程進行反思
看教學是否以學生為主體,新課程要求變教師的一言堂為群言堂。板書是否工整有條有理,是不是留給學生思考、練習的時間。隨著新課程的深入,課堂中的突發問題或值得深思的現象在課前很難預料到。如自己過去一上課就檢查學生前一天的課外作業。課后認真想一想沒有必要,這樣浪費了大部分上課的時間,教師往往為幾個人而大訓一頓,打破了良好的教學情環境,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如果放在自習課檢查,有什么不好呢?還有一種現象,是上課時將個別搗亂的學生趕出教室,課后一想又不對了。一是不安全,二是這樣的學生到外面去,反而會開心,更自由了,而生氣的只是教師而已。由此看來,課后反思往往能弄清問題的真諦。
二、反思成功的經驗與不足
把在教學中出現的精彩片段,自己認為恰當的教學方法,新的發現與突破,某些教學思想的應用,自己認為最滿意的教學活動,教育學、心理學基本原理,在教學中的應用詳細記下來,為以后教學時使用,并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完善、推崇出新,使自己的教學達到日臻完善的境界。
在課堂教學中也難免有疏漏之處或方法不當的地方,課后對這些問題回顧、梳理,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找出原因,在今后的教學中吸取教訓。也可以通過觀察別人的公開課,分析別人的成功與失敗之處,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這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方法。也可以把教學的得失寫成札記,及時記下,以寫促思,以思促教。人常說:“吃一塹,長一智。”教學也一樣,是在失敗、挫折中經過反思成功的。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我這個特級教師是“聽課聽出來的”。所為“聽”就是對教學進行反思和分析的過程。
三、反思學生的學
課后教師要及時總結本課成功和不足之處。分析成功的原因,積累成功的經驗,同事查找不足的原因進行分析,探索解決的方法。在反省自己的同時,也要反思學生的“學”,學生學習的效果怎樣,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求。把課后的反思記下來,這些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因此,反思學生的“學”也是很重要的方面。
葉瀾教授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教學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可見,教學反思是一種良好的教學習慣,多一些反思,教學就前進一步,最終會發展成研究型的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