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一直認為作為一名班主任,要“嚴”字當頭,并且戲稱自己手中有把“鐵刷子”。每次接任新班的第一天,為了使自己“鎮”得住這個班,血氣方剛的我總是嚴聲厲語,再加上自己嚴肅的面孔使大部分學生規矩得多了,為此我還常常沾沾自喜,真以為自己的一把“鐵刷子”在手,能把每一個班學生的“毛”理得順順的。

可這次接的新班剛過兩周,正當我為自己的“鐵刷子”取得“成功”高興時,一張紙條驚醒了我,那是我在批改學生的作業時發現的:敬愛的朱老師,申信和李增新從來不值日,同學們都不敢說,更不敢告訴你,我實在看不過他們在班上橫行霸道,陳江濤不僅幫他倆值日,還要給他們做作業……

看了這張紙條,我眉頭不禁一皺,雖然接班時我已了解到申信和李增新在班上很難管理,這在全校都是出了名的,我之所以這么嚴厲,就是唯恐“鎮”不住他們。現在看來,我這把“鐵刷子”對他們這種“頑劣”的學生根本不起作用,這該怎么辦?難道就讓他們無法無天,我行我素嗎?

對他們大發雷霆?不行,申信頂撞老師已成家常便飯,更何況我開學這兩周已批評他好幾次了,他都毫不在乎,怎么辦?李增新,更不用說了,他連校長都不怕,一批評就曠課,這該怎么辦 ?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我對學生的一次語文輔導中,一個學生回答的問題給了我深深的啟示。“你怎么理解‘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個學生回答道:風雨如果太大,可能會傷害莊稼,而春天的綿綿細雨會一點點地滲透到地里,使莊稼茁壯成長……這一下使我聯想到自己的教育方式,難道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是暴風雨式的嗎?

我尋思著……

第二天上課,鈴聲響了,我已站在教室門口,往黑板上一看,黑板還沒擦。按照往常,我這個班主任會大發雷霆,借此給他們上一節政治課,整頓班風。可我一下子想起了那句“風雨太大會傷害莊稼……”。于是在學生歌聲止住后,我走進教室,可并沒有喊上課,而是讓全班學生緊緊閉著嘴巴,捂住自己的鼻子,我拿起黑板擦,輕輕擦起黑板,整個過程不緊不慢,動作輕柔,擦完后對學生們說:“對不起,雖然動作很輕,但仍有粉筆沫在飛舞,希望大家再忍一會兒,因為你們一張嘴巴會吸入粉塵的。”停了一會兒,我才喊了上課,同學們認真地上課,我也自如地上課,狀態自然,完全忘記了課前發生的一切。這節課,教學效果異常得好,我已有點感受到“和風細雨”的效果了。更讓我驚訝的是,下課后申信主動到辦公室承認自己沒有值日,當著其他老師的面,我笑著對他說:“申信你的確是個男子漢,勇于認錯,可今天你沒有錯得那么嚴重,因為上節課數學老師下課遲了點,加上我看見你又上廁所去了,當然顧不上擦黑板了,我沒有怪你,希望你以后能做好值日,給同學們做好榜樣,好嗎?”那天,我仔細觀察,申信在午飯后來校特別早,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下午臨放學前,我有意讓學生評價今天的值日,同學們都說很滿意。

從那以后,申信變化很大,字跡從最潦草的變為全班最有筆體的書法字;從不交作業變成一次作業都不差;從班級的頑劣生變為優秀生。

對于李增新這個全校有名的“雙差生”(紀律差,學習差),我先深入了解他的情況,得知他的父母在他三歲時就離異了,并各自組建了新的家庭,而且又都有了各自的孩子,他雖隨父親這一方生活,但父親常年在外打工,疏于管理;繼母在家,要么不管,要么謾罵,重則棍棒相加。孩子從小失去了父母的關愛,心靈受到了傷害,對一切人都很敵對。在村里,打架、偷拿別人家的東西;在學校,無視校紀校規,經常不做作業,抽煙等不良習慣較多。了解到這些情況以后,我有意在每節課堂上提出簡單的問題指名讓他回答,給他制造體驗成功的喜悅的機會,經過一周,我發現他變了:從以前的上課從不翻開書到主動做筆記,從沒有作業本到自覺交作業,我很高興。于是趁熱打鐵,課后找機會與他溝通交流,有意找話題與他說,慢慢地他不再用敵對的眼神看我了,對抗的行為也沒有了,我很欣喜。當我知道他在廁所偷偷抽煙時,我讓其他男老師幫我在廁所里“清員”放哨,我生平第一次進男廁所,把他叫出來,可我沒有批評他,還半開玩笑地說:“為了找你,老師第一次進男廁所”,然后苦口婆心地告訴他吸煙有害健康,與他敞開心扉的交流,從他的家庭談到他個人,使他認識到:家庭不幸的孩子成才的很多。最終,這個總與人敵對的“小硬漢”流下了眼淚。最讓我們同事都驚訝的是那次我的電動車癟胎了,剛好被李增信碰見,他二話不說,一口氣跑回村子,幫我請來了修車師傅,還幫著師傅修好了我的車子。

可見,善待學生、寬容學生身上的缺點和錯誤,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引導他們、關愛他們,一定會有豐厚回報的。現在我深刻體會到這“嚴”字的藝術是:“嚴中有寬,寬中有愛,愛中有教”,要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處。

有一位教育家曾說過:當老師教育學生時,學生知道你在教育他時,你的教育就失敗了。現在結合自己“潤物細無聲”的教育經歷來理解這句話,的確感到頗有道理,讓我受益匪淺。如今我管理班級的法寶已不再是“鐵刷子”,而是“潤物細無聲”的“好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