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職業院校數學教育價值的實踐探索
作者:安康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傳媒系 陜西安康 陳軍科
發布時間:2012-09-24 14:32:5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不斷推進,數學作為重要的共同基礎課程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功利主義、無用主義、畏難情緒和夠用觀點等狹隘數學教育價值觀,嚴重沖擊和阻礙職業院校數學教育的有效開展,也為此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和探索實現職業院校數學教育價值,不僅是職業院校有效開展數學教學的需要,更是職業教育健康穩定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 實現 職業院校 數學教育價值 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基金項目:安康市科學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項目,編號:11AK09-07;陜西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11Z55。
對職業院校數學教育價值的認識
所謂數學教育的價值,就是數學教育對促進人的發展的價值。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使命,更應該樹立合乎時代發展和職業教育要求的數學教育價值觀。
1.從數學課程看,數學教育具有實踐價值、認識價值和實用價值
數學教育的價值從表層意義上講,是對數學知識的實踐和應用,表現為數學的工具性價值,它提供了幾乎無窮無盡的方法以實施日常計算和定量分析;數學教育的價值進一步是進行邏輯推理訓練,提供思維的方式和方法,通常被稱為“思維的體操”,體現智育價值、思維價值和認識價值,它通過對重要數學思想方法的領悟,對數學實踐經驗的條例化,對數學知識的自我組織等活動來實現,充分發揮了人的心智功能。正像R.E.莫里茲所說:“數學使思維產生活力,并使思維不受偏見、輕信與迷信的影響與干擾。”
數學教育具有巨大的實用價值。一方面,工業革命和生產力的發展需要大量的數學知識,工業化的進程迫切需要培養具有一定應用數學知識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另一方面,數學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的廣泛應用,為數學的應用提供了更為寬廣的空間,數學已經成為人們發揮本質力量,通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再次,數學知識的學習,已經成為升學、謀職和就業的必要準備。
2.從教育視角看,數學教育是連接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橋梁,具有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
數學教育作為探索真理的事業,體現著培育科學精神、提升數學素養和堅持求實態度的理性科學價值,并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進而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直至生存方式,以此來體現數學教育的文化價值,正如恩格斯所說“一種科學只有成功地運用了數學時才算達到真正的完善的地步”,數學教育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數學教育作為數學文化的傳播載體,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價值觀,倡導了一種精神。數學家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求實精神,勇于堅持真理、勇于懷疑、自我否定的批判精神,勇于創新、為真理而獻身的無畏精神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文化教育價值。
3.從學生或社會需求視角看,數學教育具有良好的德育價值、心理價值和美育價值
前蘇聯數學教育家A·R·辛欽曾說:“……根據我的多年經驗,鉆研數學科學必然會在青年人身上循序漸進地培養出許多道德色彩明顯并進而能夠成為其主要品德因素的特點。”因此,數學教育不可避免地體現著職業教育的德育目標。
數學教育是學生心理活動的體驗,具有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品質、完善心理結構、嚴謹的做事習慣、堅強的意志品質的價值;具有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與想象力,以保證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的價值。
數學將研究對象用符號和變元來表示,其魅力成為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催化劑,滿足學生求美愛美的心理需要,培養和提高學生欣賞美、追求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通過數學教育發揮數學語言簡潔、明快美,數量關系的和諧美,幾何圖形的對稱美,數學方法的奇異、簡捷美,數學公式的統一美,數學推理的嚴謹美,數學思維的協同美,創造活動的新穎美等美育素材的價值,有助于提高數學素養和美學修養。
4.從職業需求視角看,數學教育具有專業促進、職業指導和發展價值
相關研究表明,數學的工具價值和思維價值與就業的專業理論水平直接關聯;數學的生活價值和思維價值與就業的方法能力直接關聯;數學的文化價值、德育價值及美育價值與就業的社會能力直接關聯。數學教育就是通過這些價值發揮作用,培養人們在職業生涯甚至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并能體現在具體職業活動中的最基本的專業技能、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等核心技能,提高作為未來公民所必要的數學素養,以滿足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需要,凸顯數學教育的職業指導價值。
數學教育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學生信息處理能力的過程,最終形成解決職業崗位工作中可能出現的數學問題的能力,增強職業選擇的靈活性。無論是就業、創業或者繼續升學,良好的數學能力都是學生職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的助推器。另外,數學也是各級各類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員招聘考試的核心內容。培養學生的發展性綜合素養和相關專業的學習能力,也是是數學教育發展價值的要求。因此,數學教育將使學生受教于一時,受益于一生。
5.從數學教育創新與發展看,數學教育價值的多元化、綜合化成為追求的目標
數學教育的價值,其根本點體現在通過數學教育促使人的全面發展上,從這個根本點出發,上述價值層面自身的內涵還 需要更新與豐富,數學教育的價值理念也還需要提升和創新,功能還需要進一步拓展和深化。
數學教育的價值是多維度的,也是不斷發展著的,教育的不同時期、受教育對象的不同階段的不同需要對數學教育價值的要求不同,數學教育價值也在隨著時代而改變。當代數學教育要重視知識、理論、方法、技能和應用,密切聯系生活,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和創新能力;兼顧社會的需求與個人的興趣愛好,讓學生從數學學習中體驗到數學的美和本質力量,培養科學精神,陶冶情操,從而建立一種使人性、理智、情感和社會互相協調的數學教育體系。
職業院校數學教育價值的實現
職業院校數學教育價值的實現離不開數學課程的具體實施和運行過程。數學課程的實施和運行涉及多重因素和多個環節,但最重要的方面是教學、教材、評價及課程資源開發。
1.優化教學行為,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有效的教學能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探索時間,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能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學生把主體意識遷移到進一步學習中去。變以“知識結果為主”轉向“探究過程為主”讓學生自主體驗。教師要把教學的重心放在知識形成的過程上暴露知識的思維過程,讓學生感悟到知識形成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去,成為學習的主人。變以“傳授知識為主”轉向“提高素質為主”,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教學模式應由“知識的傳授”與“例題-練習”的模式逐步轉變到以“對學生的鼓勵”和“積極的探索”為特色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上來,積極探索啟發式、討論式、自主探究式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從依靠教師“教會”轉變為在教師引導下的自己“學會”,并使學生“會學”,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成為主動參與者。
2.優化課程體系,提升學習的自信心
職業院校的數學教學內容必須緊貼專業需要,遵循“必需、夠用”的原則,進行整合;教學中減少枯燥的理論推導,加大信息量,滲透現代數學的觀點,精選經典教學內容,引進不同專業的新的科技成果,克服教材、教學內容的局限性和不適應性。要注意介紹數學概念的形成背景,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引進專業模型,強化概念的運用,弄清數學在專業上的應用情況,將相關的專業模型引到數學課中來,突出數學的應用性,拉近數學與專業的距離。
職業教育要服務于培養目標, 不能單純地以系統傳授數學知識為目的,要注意能夠體現數學的價值, 注意專業學習與專業發展的需求, 更要注意適合學生實際學習水平與學習能力。因此, 在知識規劃上, 應該以既能體現數學價值又能滿足專業需要, 同時符合學生的數學現實為原則, 刪繁就簡, 對傳統的教學內容重新進行整合。在知識體系架構上, 針對專業課教學的實際需要, 堅持實用性和針對性的原則, 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 以使學生學會數學思維為目的, 對數學課程的知識體系進行合理的解構與重構,實現數學課程與專業課學習的無障礙銜接。
3.重視實踐教學,提升數學教育價值體驗
職業院校的學生對就業問題的關注度是最高的。所以, 他們對專業課的學習更為重視,尤其重視今后在工作中所需要用到的內容。因此,了解數學價值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讓他們自己去展開實際調查。同時,調查活動的本身也是對學生的一種鍛煉, 包括學生的調研能力、交往能力、分析能力、歸納總結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等諸多方面都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融入數學史內容, 感受數學的價值。數學的發展與人類社會的發展始終結伴而行,是實踐的產物。在教學中, 適當穿插數學史的內容,可以很好地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實際社會生活、工作的緊密聯系與應用價值, 促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 構筑數學與人文之間的橋梁,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數學的德育價值與審美價值。
融入數學建模內容,構建數學建模思想。在教學中, 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 適當融入數學建模的內容對深化學生對數學價值的認知是有相當大的作用的。數學建模解決的都是實際問題, 而且通常沒有標準答案, 只有合理的解決方案,這非常符合職業院校學生今后的工作需要。在數學建模練習中, 可以使學生切實體會到什么是“數學地思考問題”所學的數學知識該如何運用, 學習數學的價值到底是什么。而且, 適當的數學建模訓練, 可以為學生后續的專業課學習以及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更好的能力基礎, 是培養學生的數學實用價值觀與德育價值觀的重要手段。
4.建立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提升數學價值的實現
由于高職院校采取“寬進”方式吸引學生入學以緩解生源不足的矛盾,因而造成了學生整體素質偏低。長期以來,數學考核的唯一形式是限時筆試,且試題的題型基本上是例題的翻版,多屬于純粹的數學題。職業院校數學教學應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兼顧數學方面與專業方面的需求,因此職業院校數學教學的評價體系不應只注重學生的數學知識的考核,更應關注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整體評價。要能較為全面地、真實地、客觀地對學生的整個數學學習過程進行評價,應該從學生的課前預習開始,包括對他們日常出勤、學習態度、課上表現、課后作業、學習能力等的量化考核,再結合平時測驗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 按不同的比例綜合計算, 最后得出學生的整體評價成績。這樣的評價體系, 可以從根本上消除學生對數學考試的恐懼感。
參考文獻:
[1]黃翔.數學教育的價值[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2]高仲杰.論數學價值觀的培養[J].今日湖北(理論版), 2007(03) .
[3]葛云飛.以數學的價值觀引領高職數學教學[J].教育與職業,2006,6(18).
[4]楊偉傳.高職學生數學價值觀的培養[J]. 教育與教學研究, 2009年7月第23卷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