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子技術專業課程設計的實踐研究與探索
作者:西安郵電學院電子工程學院光電子技術系 陜西西安 陸 蓉 楊 祎 梁 猛
發布時間:2012-09-21 11:25:4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 本文針對高等教育中的專業課程設計進行改革與研究,使其充分發揮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通過理論課引導、改善實驗環境、合理設計題目激發學生興趣,通過考核方式的改革促使學生獨立認真完成設計內容,通過自由選題、設計、實現系統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科研素質。
[關鍵詞] 創新 實踐 能力 人才
中圖分類號:G 423.07
基金項目:2008年西安郵電學院教學改革項目,編號:101-1443,項目名稱: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設計的研究與探索;2010年西安郵電學院高等教育研究專項課題,編號:ZL2010-49,項目名稱:信息化背景下,光電信息學科特色及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引 言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通信的要求越來越高,社會對人才的需要也就不斷增加。信息的發展體現了光電子技術存在的重要性,光電子技術已經成為國家的經濟支柱。新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1]。培養出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是目前高等學校的教育方向[2,3]。
培養創新型人才要特別注重實踐動手能力的訓練[4]。在大學四年的教學安排中,實踐類課程所占比重偏少,內容陳舊,特別是專業課程設計缺乏特色性、針對性、循序漸進性和實效性。為此我們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希望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專業課程設計的重視力度,從而使專業課程設計在創新人才培養中起到它應有的重要作用[5-7]。
探索專業課程設計的教學意義
專業課程設計是理工科的學生在進入到專業知識學習階段后,能夠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到一起,進行綜合設計的一門實踐類課程。通過專業課程設計中的各個環節:查閱參考資料—熟悉原理—方案設計—仿真模擬—搭建系統—調試—數據分析—報告總結,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綜合素質。專業課程設計不但使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學以致用,還能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正確的思維方法及嚴謹的工作作風,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以及創新的意識[9-10]。專業課程設計在大學生的培養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1.促進理論實踐相結合
對于理工科學生,尤其是光電子技術專業來說,一旦進入專業課的學習,學生會覺得知識面一下拓寬了,要學的內容很多,有時候相互之間也很難看出聯系;學習起來枯燥無味,不容易理解,會有很強的畏難情緒。通過實踐環節對理論知識進行強調和理解,在具備了感性認識之后更容易掌握理論知識,同時學會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是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一種互動。
2.培養專業興趣
學生在課程設計中通過努力實現一個小系統,會因為成功帶來很大的喜悅和成就感,從而對專業產生興趣,提升自信心。
3.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課程設計內容以綜合性和設計性為主,題目具有連貫性,從淺到深,實驗體系逐漸完善,能夠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正確的思維方法及嚴謹的工作作風,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以及創新的意識。通過專業課程設計,學生可以掌握軟硬件的模塊化設計和調試方法,以及對專業儀器儀表的認識和熟練應用,為其走向就業崗位打下扎實的基礎。
4.增強就業競爭力
現在本科生找工作難,不僅僅是因為就業人數的逐年增加,還因為用人單位現在更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由于專業課程設計的內容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通過專業課程設計的訓練,積極參加各種專業競賽,這些豐富的實踐經歷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就業機會,增加就業競爭力。
光電子技術專業課程設計建設方案
我們對光電子技術專業課程設計的實踐研究與探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建設:
1.加強前期引導,提高設計效率
理論教學引導:理論教學方面注重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研究興趣,將課程設計中的實際問題融會貫穿到理論教學中,不但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使學生對課程設計產生了一種期待,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良好的實驗環境:針對于部分對實踐感興趣的學生,提供開放的實驗環境,老師給予一定的指導,讓學生可以在實驗室內自由做實驗,從基礎實驗做起逐漸加大難度,讓學生不斷地獲得成功的喜悅感,提升學生的專業興趣和自信心,并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也為后續的課程設計積累經驗,產生新想法、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
合理設計題目:根據學生的層次和興趣,設計出適合不同學生的題目,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自由選題和組隊。學生也可從前面開放性實驗的新思路中繼續深入題目,實現功能更加完整和性能優良的系統。
根據學生的興趣,把題目分為軟件設計和硬件設計實現兩大部分,題目中還包含了現在不斷普及的單片機、FPGA、ARM的模塊,使學生在學習光電專業課程的基礎上,把單片機、FPGA、ARM作為一種工具或手段,從而實現光電真正結合的目標。這種方法不但幫助學生擴展了知識面,還擴大學生的就業方向。例如:數字光發送接收系統要求學生做出數字信號源、光發送、光接收三大部分,可以采用分立元件、單片機、光源、光檢測器等來共同實現這一系統;光時域反射儀的設計與實現也包括窄脈沖發生、光發送、弱光檢測三大部分,除了分立元件、FPGA/ARM、光源、光檢測器,還有光環行器等無源器件的應用。
根據學生所具備的理論知識基礎,把題目難度劃分為三個層次:較為簡單的綜合設計類題目,讓基礎差的學生能夠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通過努力實現題目的基本要求,增加自信心,學習如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一般難度的綜合設計類題目,讓處于中間部分的學生能夠理論結合實際,通過老師指導和團隊合作,較好地完成題目要求,并對其加以一定的完善;具有一定難度的題目由理論基礎扎實、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來完成,他們對題目有濃厚的興趣,本身有較好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自主地完成題目要求,并且有一定地深入。
2.優化實踐過程,提高實踐能力
自由選題: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題目,并自由組成2~3人的小組。
查閱資料:學生根據所選題目,分析題目要求,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熟悉題目的基本原理,有了較為明確的設計思路和實現方法,給出原理框圖或流程圖。
方案設計和仿真:在清楚原理的基礎上,根據題目要求,結合實驗室提供的實驗條件,開始設計方案,并借助現有的各種仿真軟件先進行理論分析,初步證明方案的可行性,再進行成本分析,證明方案的可實現性,最終給出詳細的設計圖和設計說明。
搭建系統和調試:根據所設計的內容,選擇合適的器件和儀器儀表,搭建系統,通過不斷的調試,達到基本的題目要求。
數據分析和完善:測試所搭建的系統性能,進行各類數據分析,和同類系統進行比較,分析所存在差別以及導致因素,進行新一輪的調試,從而進行功能完善,爭取達到最佳的效果。
報告總結:在完成題目要求、實現設計內容后,必須要寫一份詳細的專業課程設計報告,報告中給出題目要求、分析過程、方案設計、調試過程,最終實現方案和系統性能,并分析其中的不足和可進一步改善的內容。總結報告也是專業課程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學生對所有工作的陳述,原理是否清楚、思路是否清晰、方法是否正確、結果能否符合要求從中可以一目了然,學生在整個工作的態度和能力也能看出來,這是進行科學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項練習。
在專業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打破以前限定實驗器件的要求,除了實驗室提供的常用器件、芯片及耗材,還給出一定經費,對于實現特殊功能的芯片或器件由學生自己去購買,這樣有更多的選擇余地,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和主觀能動性,給設計帶來 “閃光點”,還間接鍛煉學生的考慮成本、選材和采購的綜合設計能力。專業課程設計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讓學生結合自身的優勢進行分工合作,不但有利于學生發掘自身的優點,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通過互相幫助加強同學間的溝通;指導老師在整個過程中密切關注著每個小組的設計進展,給予合理地引導和及時地督促,幫助學生解決難以跨越的問題,提醒學生合理地安排時間,可以按期完成設計要求。
3.改革考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我們把專業課程設計考核分三階段進行考核。
第一階段考核—理論設計階段,經過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后,清楚基本原理和題目要求,結合現有條件,設計方案并通過仿真論證方案可行性。此時考核,使小組的每個成員本都要清楚基本原理、設計思路和方法。
第二階段考核—系統調試階段,選擇合適的器件、耗材,搭建系統,能否成功關鍵在于不斷的調試。調試過程需要學生的認真操作、細心觀察、 詳細記錄、仔細分析、查找原因,并找到合理解決的方法。本階段考核有利于學生總結調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如果出現方向性的錯誤,老師及時糾正,可幫助學生鍛煉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進展較慢又較為膽怯的小組,老師也可以及時地發現問題并解決,增加小組克服困難的信心。
第三階段考核—驗收階段,各小組完成系統調試并符合題目設計要求,可申請老師驗收。本階段考核,要求各小組展示設計內容,測試系統性能,數據收集與分析,并總結理論設計和最終結果之間的關系。通過本次考核學生能夠從中找出不足,積累經驗,為系統的性能完善提出新想法。
實踐表明,分階段考核使學生開始熟悉科學研究的過程,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科學研究習慣。分階段考核給學生一定的緊迫感,督促學生抓緊時間完成階段任務,不至于拖延時間。分階段考核能夠有效地避免學生蒙混過關的現象,使專業課程設計具有好的教學效果。分階段考核有利于老師掌控課程設計的時間安排,控制整體進度;有利于老師及時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問題,給予糾正;有利于老師明確小組成員的區別,給出合理的考核成績;有利于老師發現能力強的學生,進一步給學生提供更優良的環境發揮自己的特長。
結束語
專業課程設計是高等教育里面一門重要的實踐類課程,專業課程設計教學改革通過理論教學引導、合理的題目設計,讓學生進行自由選題、方案設計、系統調試和實現、數據分析和完善,并采取分階段的考核方式;做到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充分體現專業課程設計的目的,有效地改善專業課程設計的教學效果。
通過這樣的改革與實踐能夠真正地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但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意識,還可以養成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良好習慣。通過專業課程設計還能夠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帶動學生參與教師項目,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申請學校的學生科技立項課題,推動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黃建鋼.培養模式創新與創新人才培養[J].中國高等教育,2010, 9:41-42.
[2]周燕,鄭曉齊.首都高校人才培養競爭力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0,3:90-94.
[3]顧秉林,王大中,汪勁松等.創新性實踐教育-基于高水平學科建設的創新人才培養之路[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0,31(1):1-5.
[4]楊學義.提升大學創新能力服務國家戰略大局[J].中國高教研究,2010,3:60-61.
[5]林健.工程師的分類與工程人才培養[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0,31(1):51-60.
[6]馬繼剛.綜合性大學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
[7]武高輝,楊韜.本科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3):21-23.
[8]黃品梅,黃道平.開發綜合設計性實驗促進創新人才之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6):93-95.
[9]蔣毅堅.地方工科院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 中國高等教育,2010,第13、14期:30-32.
[10]于萍,于平.改革專業實驗教學培養創新型人才[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增):29-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