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根據《數據結構》課程的特點,在該課程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詳細介紹了如何設計各種數據結構的案例,案例教學的實施過程,以及在典型數據結構圖中的應用過程。經教學實踐證明,在《數據結構》課程中采用案例教學法,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了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

[關鍵詞] 數據結構 案例教學法 線性表 樹 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基金項目:咸陽師范學院教學改革研究資助項目(201102024)。

《數據結構》課程是計算機類專業的一門必修的專業基礎課 [1]。該課程的原理和算法比較抽象,難以根據實際問題自行設計數據結構及其算法,因此,很多學生感覺學習難度大,對該門課程學習興趣不濃,學習效果差。針對上述問題,在《數據結構》課程教學過程中采用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一種開放式、互動式的教學方式,需要教師根據理論教學內容事先精心策劃和準備案例,指導學生提前閱讀,并組織學生開展討論案例,形成反復的互動與交流。將知識融入案例之中,重視實踐,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2]。

案例的設計

在案例教學方法中,案例是教學的核心,教師應該在備課時精心選擇案例。在選擇案例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3]:(1)要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案例,選用難易適當的案例,通過案例教學,學生能夠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數據結構的基本理論和方法;(2)案例應具有內容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典型性特點,與實際生活相聯系;(3)案例的選擇應考慮到學生的專業特點,選擇與學生專業相關的內容,盡量貼近學生的興趣點。

本文作者使用耿國華的《數據結構——C語言描述》[1]教材,根據書中章節安排設計案例如表 1。

表1 案例設計表

案例教學法在數據結構中的應用

1.案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1)分析案例。在開始講解某種數據結構時,教師應首先給出案例問題及要求,然后引導學生首先分析出問題中的數據結構,然后確定存儲結構,并說明該類數據結構的特征以及操作特點。(2) 討論案例。在案例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案例中的問題進行分組討論。教師要結合本節知識,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并且要注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積極探索的精神。(3)評價總結。教師一定要對學生分組討論的結果予以評價、總結。在評價時,應注意以正面鼓勵為主,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教師將案例的解決方案展示給學生,并進一步讓學生課后思考:“自己的解決方法與案例中的解決方法,各有何長處與不足?”

2.在“圖”結構中的應用。案例描述:實現高速公路查詢系統基本功能,任意城市之間都有可能通有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雙向的。具體要求有:(1)設計某國各個城市,城市個數不超過200個;(2)為用戶提供城市信息的查詢;(3)為用戶提供任意城市之間高速公路的查詢:兩個城市之間是否通有高速公路?如果有,有哪些通路?哪條公路是最節省時間的?(4)如果要走訪多個城市,如何設計路線最節省時間?

案例分析:(1)首先抽象出數據的邏輯結構。根據問題的描述,本案例中要處理的數據對象是城市及城市之間的高速公路。由于城市之間高速公路的任意性,也就是任意數據元素之間都可能有關系。可引出數據結構——圖。(2)確定數據的存儲結構。如何存儲各城市及城市之間高速公路信息?可引出圖的存儲結構,有鄰接矩陣、鄰接表等。并給出各種存儲結構在C語言中的類型定義。(3)算法設計。確定本案例存儲結構,如采用鄰接矩陣存儲。按照案例中要求完成的問題(1)可引出創建圖的操作和問題。(2)可因此掌握圖的各種遍歷方法和問題。(3)可引出求圖中任意結點之間路徑的問題及最短路徑的問題。(4)可引出求圖的最小生成樹的問題。

總結與擴展:由教師總結各組同學的討論結果。如題目中描述的圖是無向的帶權圖,即無向網。總結了無向網的邏輯結構、存儲結構及操作的實現后,教師可再擴展出其他形式的圖,如有向網,可假定高速公路是有方向的,便可引出對有向網的操作,如求有向網的關鍵路徑問題。

總 結

在案例和問題的驅動下,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主動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就產生了學習該課程的興趣,很自然地就掌握了該課程的內容。經課堂實踐證明,在數據結構課程中引入案例教學法可以提高該課程的學習質量,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案例教學法也可以引入到計算機類其他軟件類的課程中。

參考文獻:

[1]耿國華.數據結構-C語言描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2]宗瑜.案例教學法與《數據結構》教學改革[J].皖西學院學報,2009,25(2):30-31.

[3]劉婭,孫錦霞.《數據結構》案例教學的探討[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09(10):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