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有效課堂教學”
作者:陜西省三原南郊中學 ■文/米 榮
發布時間:2012-09-14 10:37:0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在陜西省已經實施了六年,在新課改理念下也經歷了三屆高考。這項改革涉及教育觀念的轉變、課程結構的調整、學科體系和內容的優化、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更新,以及教學評價的完善等等,改革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我們高二化學備課組在學校的號召下,積極參與新課程改革,提出了在新課程理念下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活動。這里僅就在新的課堂改革形勢下實行高效課堂教學,談一下自己的一點見解,與廣大同行們共同探討,不成熟之處,在所難免,也請各位批評指正。
一、堅持實施“導學案”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導學案的設計一定要集中集體備課的智慧,體現出新課改所要求。圍繞這一指導思想,在備每一課時都有主要負責人,至少經過三個人的修改(這些工作至少要在新授課前兩周完成),然后集體備課來討論補充完善??梢哉f每一份導學案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也最大化地實現了教學資源共享。同時,每節課后都要根據學生預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導學案進行不斷修改和完善。
“導學案”設計重點突出一個“導”字,引導學生去主動學習,自我探索,在深入思考中發現疑點,強化思維活動。導學案在使用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①動員學生動腦、動手,在導學案的指引下認真預習。
②及時掌握學生對本節課的認知程度,這樣上課就會有的放矢去處理。
③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察言觀色” ,耐心 “傾聽”,做好“導演”。
二、堅持有效備好每一節課
備課是教學的重要行為之一,提高教師課前備課的有效性,是實現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和關鍵。與傳統的備課要求相比,課改要求備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教學目標的制訂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課改的要求。備課前要找到學生現有發展水平與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最近發展區”,并在此基礎上確定教學目標。
2.新課程備課應注重問題設置的階梯化,應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到深、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盡量讓問題處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
3.新課程備課評價應更突出促進學生、教師的發展,所以備課思路過程要有特色,促進教師、學生的發展目標要明確。
4.新課程備課要注重感情投入,獲得學生的信任,形成一條感情的鏈條,緊緊把師生連接起來,讓學生有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為提高學習效率打下感情基礎。
5.新課程備課要樹立“團隊”精神,注重發揮集體力量,提高備課的質量和效率,并推出新的教案模式,要求教師在教案中寫教學設想、設計理念,并及時在課后記下教學隨筆,進行教學反思,并大力提倡“集體備課”方式。
三、有效上好每一節課
新知識的引入是實現舊知識向新知識遷移的過程。在新知識引入中既應重視與舊知識的聯系,又應創設有利于遷移的情景,因此能否講好引入是講好新課的一個關鍵。同時,有效的化學學習過程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的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化學活動,從而使學生形成自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策略。
四、有效做好作業布置與批改工作,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
作業是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培養各種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記錄學生成長和評價反饋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作業過多過難,則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使學生疲于應付,嚴重地束縛和影響學生的智力發展和身心健康。所以,布置的作業要適量,而有層次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并要有針對性,而且要有一定的難度體現出探索性。
五、有效做好學生的課外輔導工作
課外輔導要面向全體學生,不能只針對幾個尖子生。個別輔導除了針對個別學生解決個別問題外,重點是面向學困生。要幫助學困生解疑惑、上臺階。在做好自習輔導的同時,也要做好對學生的各種活動的輔導,如各種課外活動小組、興趣小組、社會活動小組等。不僅要輔導學生的文化知識,也要輔導學生做人的道理。教育不僅是學校的職能,也是家庭、社會的義務,只有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才能使輔導更持久、更有效、更廣泛。
六、有效及時地進行學生學習的測驗評價
有效、必要的測驗檢查是檢測教學效果、激勵學生學習的一個有效方法。當然,我們也不能把考試和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大型考試應該適當減少,學生的成績應該結合學生的平時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