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一線高中數學教師,在分析學生試卷時,發現造成學生失分較多的原因往往不是因為知識點掌握不到位,而是由于數學運算能力的基礎,它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數學考試成績、學習興趣和自信心以及知識的掌握,因此,高中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研究是很重要的課題。

一、研究的設計

1.研究的目的。

對高三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測試進行定量和定性的研究,了解高三學生運算能力水平的現狀,分析影響學生運算能力水平的因素,以便進一步提出提高高中學生數學運算能力水平的對應措施。

2.研究對象。

根據研究目的,考慮到研究時間和力量的限制,選取本人所任教的西安東元路學校高三年級全體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經過高一和高二兩年學習后,目前高三共6個班,4個理科班,2個文科班。

3.研究方法。

(1)文獻法:通過對國內有關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研究綜述,分析對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研究角度,進而提出本課題的研究角度。

(2)問卷調查法:通過對學生數學學習情況的測試問卷調查,了解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現狀,為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3)訪談法:通過對教師和學生的訪談,了解數學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可能造成學生運算能力差的原因。

二、影響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原因

從測試成績和學生解題過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學生的整體數學運算能力并不高,根據對部分數學教師和學生的訪談,概括了影響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原因。具體有以下幾點:

1.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學觀念和教學能力的影響。

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學觀念和教學能力都會影響學生數學學習和數學能力的發展。教師本身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專業素養,但如果沒有營造一種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不少學生就會逐漸失去對數學的興趣,甚至對數學感到厭倦。一些老師對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缺乏足夠的重視和認識,也缺乏必要的指導,只注重解題思路和方法的教學,對運算教學示范不到位,要求不具體,訓練不落實,改進不徹底,總是把學生運算能力差歸為“粗心馬虎”。

2.學生對數學運算的重視不夠。

運算的基本要求就是準確,有些學生認為運算就是簡單機械的體力勞動,是不需要動腦子的,因此思想上并不重視。同時由于不注重知識儲備及其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歸納、反思和總結,不少高三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眼高手低的現象,僥幸心理嚴重,只看題目,不動手去算,導致“思路會,算不對”,或“會而不對,對而不全”。事實上看懂了,這并不意味著考試就能十拿九穩,比如在立體幾何的向量法求解中,思路很清楚,就是建系、計算,但只要有一個向量的坐標寫錯就導致整個題目都錯了。

三、提高高中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具體措施

實踐證明,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是可以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和訓練而不斷提高的,只要教師對學生的運算能力認真分析,采取有效方法,就一定能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1.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復習,提高運算的準確性。

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夯實基礎知識,強化基本技能的訓練,把數學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等建成知識網絡,特別是教材中起示范作用的例題和定理及公式的推導過程,是數學思想方法形成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出現不該出現的錯誤。

2.加強思維訓練,提高運算的靈活性、合理性和簡捷性。

高考復習對運算能力的培養,最主要的是運算的合理性與技巧性的培養,不僅能根據法則、公式和定理正確地進行運算,而且能理解算理,能根據題目條件尋求合理、簡捷的運算途徑,以達到準確和迅速的目的。因而重視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強化思維訓練,提升思維層次,是提高運算靈活性、合理性和簡捷性的重要途徑。

3.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規范運算過程。

良好的運算意志是學生必不可少的。有些學生因缺乏毅力和意志力,對一些復雜的數或式的運算望而生畏,避而遠之。有些學生腦子靈活,反應快,但是書寫潦草,格式不規范,也影響了運算能力的提高,所以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積極的態度和吃苦耐勞的品質,讓學生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享受運算的樂趣。教師要幫助學生克服學生對運算的惰性,引導學生從簡單題入手,不斷提高運算的速度、準確性和規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