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模式探析
作者: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小學 /蘇顯煒
發布時間:2012-09-14 11:04:5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教學活情境教學模式,是當前教育理論研究的熱點,并且已經成為一種能有效促進動和提升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模式已經受到了教育理論者和一線教師的普遍關注和認同。但是,由于各地各校的教學實際有所差別,所以對于此模式的具體運用問題仍然有研究的必要。
一、數學情境教學模式建立的必要性
基礎教育數學課程改革,最重要的方面是數學課程資源的改革。數學課程資源(主要以數學教科書為載體),是數學教學的主要平臺。而數學課程資源內容和價值的實現,不得不依賴于教師作用的發揮。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發揮作用的空間尤為明顯,情境教學模式無疑是激發學生智慧、引導學生思維模式轉變的良好模式。所以,積極運用此模式進行教學,是符合新課改理念的,也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
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和探究合作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基礎教育是學生的啟蒙教育,其在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小學數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初始平臺。情境教學模式的價值不僅在于其對教學方式改革的推動作用,還在于對學生思維方式的影響和啟發。所以,情境教學模式是學生素質發展和能力提升的推動器。
二、數學情境教學模式面臨的問題
目前的教材受前版教科書模式的影響,以及考慮到不同地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不同情況,所以新版教科書的體系和模式沒有完全變動。尤其是對于數學情境教學模式這種新生事物,教科書中體現的還不甚明顯。這可能會阻礙此模式在實際教學中的充分運用。所以,這對教學的實踐者——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同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情境教學模式的實現,還存在著一些理念上的誤區。例如,一些教師將數學情境和生活情境等同;還有些教師沒有理解情境教學的精髓,一味地認為課件演示是此模式的全部。除此之外,我們不能否認地區之間、學校之間的差異,而現實中出現了個別教師照搬不同教育環境下他人的教學方法,從而降低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這些問題的出現,致使數學情境教學模式流于形式。所以,我們應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踐行切實的教學模式。
三、數學情境教學模式實現的策略
數學情境教學模式的實現,首先要遵循該模式建立的原則。其一是問題意識,教師創設的情境必須能讓學生發現問題,并且該問題需要具備一定的挑戰性,這樣才能達到啟迪智慧、開發思維的目的。其二是延伸性原則,教師創設數學情境應該考慮到此情境能否解決當前問題,并且能否為學生以后自己解決問題提供方式方法。只有能多次運用的模式才是良好的模式。其三是直觀性原則,只有將深刻的數學原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出來的教學模式才是成功的。數學是一種能充分調動人各種器官的學科,所以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應考慮到這一特征,多給學生自主操作、探索的機會。所以,在建立情境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讓該方式具備直觀性和可操作性。
小學數學教學的重大目標之一即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建立抽象的數學思維模式。而數學思維模式的建立,需要借助于良好的教學方法來實現。情境教學,對于數學教學來說,應該著眼于學生真實的學習和生活。例如對于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認識和計算問題,教師就可以借助現實生活中的實物對知識點進行講解。而且這些知識點的學習可以通過學生自己動手來完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這些圖形從紙上畫出來,并剪下來,這樣在學習過程中就有了可參照、可實踐的標準,使抽象的理論學習變得生動、形象。
課標的教學建議指出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然后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小學教師在創造數學情境中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這對教師工作的要求有所提高。所以,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充分理解情境教學的要旨和目標,使備課活動時刻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進行。其次,數學教師之間還應進行探討交流,以便將良好的情境教學模式及時推廣。同時,各學校之間、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之間也應該加強交流,各取所長,共同推動情境教學模式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