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創新策略方法分析
作者: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昌寧中學 ■文/ 韓文國
發布時間:2012-09-13 09:25:1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傳統數學教學以理論為基礎,重視數學思維的培養,但忽視了數學的文化價值,給學生枯燥、抽象、呆板的印象。新課標改革對數學課程從歷年、內容到實施都有了新的調整,對中學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
一、從以教材為本轉向以學生為本
傳統數學教學中以教材為本,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提出了以學生為本,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實現了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傳統的數學教學要求學生人人達標、過關,教師安排學生做同樣練習、作業,課堂上采用統一的教學方法,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新課標提出,初中數學教學必須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分析不同學生的興趣、思維方式、處理問題的方法,教師根據這個差異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并結合學生自身的特征,安排作業和練習,同時對學生也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
二、重視學生的心理變化
初中學生相比較小學生有了很大的發展,尤其當今科技進步、世界創新形式下,初中學生的心理都有較早成熟的現象,學生的想象占了主要地位。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的心理變化,引導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得以充分發揮,為學生提供自由研究和討論的機會,讓他們對問題的見解充分表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的獨創性得到發揮,多鼓勵學生討論、研究、大膽假設、合理想象、即興回答、發表自己的看法,對同學的表現多表揚、鼓勵,少批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思維。
三、重視培養學生們的興趣
數學學習要求學生們必須身心投入,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必須采取激發學生興趣的方式,而不能強制教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同學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使得他們在愉悅氛圍中學習,可以激發學生們學習的欲望,轉被動為主動,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有助于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真正把數學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
四、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
隨著現代化教學技術的發展,新課標要求初中數學教學必須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課件、軟件、多媒體技術等是現代教學領域中發展的新產品,把這些資源充分利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改變數學教學的枯燥模式,通過形象的圖片可以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抽象、枯燥的數學概念變得直觀、形象。多媒體教學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使得同學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更透徹。
五、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數學是從古至今的一門基礎學科,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數學思維的培養和知識應用能力是初中學生必須培養的素質。新課標對數學應用樹立了重要的目標,要求初中學生必須能夠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觀察、分析問題,并能夠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就要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必須重視數學知識和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們的數學應用能力。
六、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
數學是一門集思維與應用于一體的綜合學科,做好初中數學教學工作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只有學生具備了科學的數學思維模式和思想方法,才能在今后工作中遇到數學問題進行合理的思考。培養初中學生的數學思維,是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具備一定的數學思維,才能夠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做到概括判斷、推理論證、歸納總結,把問題簡單化、清晰化,最終迎刃而解。初中數學中涉及得到的數學思維有:方程函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化歸思想,實驗與歸納推理的思想,全面考慮問題的整體思想,分類討論思想,以及數學模式之間互相轉換思想等等。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把現實問題理論化,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分析、討論,培養學生用數學思想觀察、分析生活的意識,提高學生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和家長往往通過單一的期中、期末考試評價學生們的學習效果,這局限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錯認為學習的唯一目的就是考試。在新課標下,必須轉變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采取評價方式多樣化。評價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關注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能否與學生配合,能否獨立思考,能否延伸所學的知識,這些都是評價學生學習情況指標。通過觀察和鼓勵學生自身的特點以及在每個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們對數學知識的全面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