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農村小學英語教學
作者: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教研室 ■文/陳文文
發布時間:2012-09-13 09:41:2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面對新課改的要求,小學英語教師都在積極探索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模式與方法。但是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有著農村一些自身的特點,包括師資缺乏、基礎設施落后等。為了能夠給農村孩子們創造一個合適的、最優化的英語學習條件,非常有必要對開展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一些基本問題進行探討。
一、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
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之前,我們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充滿激情地迫不及待去教學,而是冷靜地理智地思考農村小英教學最終的目標是給孩子們帶來些什么?我們只有把這個目標定位好才能從根本上給孩子們帶來幫助。因此教學的初期應該遵循以下三個大的原則:
1.以口頭教學為主,不要生搬硬套教材,注重發音的準確性。讓學生多重復,不要只是老師專心在“教”。
2.教學量不宜太大,盡量合理,看看父母是如何教孩子說漢語就自然明白這一點。
3.合理的考核標準。如果我們最終還是以書面考試決定孩子英語學習好壞或者評價老師的教學成果的話,我們的孩子最終肯定是能夠通過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卻不敢接外國人電話的那種。考試不是促使學習語言的動力,促使學習語言的動力是表達的需求,因此應該為孩子營造說語言的需求。
二、小學英語老師與學歷
一些文章中指出“小學英語教師以中師畢業或專科畢業為主,學歷層次較低,缺少英語語言理論和英語教學理論的系統學習,導致他們難以從客觀上把握英語教學態勢,無法站在理論的高度進行英語教學改革,從而影響到小學階段英語教學水平的發展與提高。” 看到這些我想問語言是如何學習的我們思考了沒有?中國農村父母教會了孩子漢語可是他們中有幾個是漢語高學歷?有幾個進行過漢語語言理論和漢語教學理論的系統學習?高學歷能否等于語言?
在當前的農村,從根本上把老師的學歷提高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我們為何會有教英語需要高學歷的想法,主要是因為我們很少思考語言是如何學的。我們整天要求孩子思考,現在是該我們思考的時候了。我們不應該將自己的人生瞄準進修高學位,而是自己按照正確的方法學習使用英語,學會用英語思考,這樣我們才能教會孩子們如何學習英語。因此我們社會對老師的評價指標不應當簡單地放在一些表面的數字工程上。如果社會對老師的評價指標不合理,最終導致的肯定是老師教學方法的不合理。我們自己應當學會判斷:一個人是學會使用一門語言容易還是達到這門語言的高學歷容易?
三、教會學生的是用英文思考
我們的教材盡量不用漢語,課堂上盡量不說漢語。談到這些,有人問依照我們農村當前的條件,我們的老師行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當然在開課之前教師要從根本上認識語言的學習規律,然后達到英文交流的基本技能。比如說我們教學生狗“dog”這個單詞,我們告訴學生“狗”在英文中是“dog”和我們拿出一幅狗的照片直接對著照片說“dog”,這兩個過程表面上是極其的相似,實質上是完全不同的。馬克思的一句話非常有道理:學習外語的時候我們要盡量忘記我們的母語。如果我們的農村小學英語老師按照這種規律學習和教授英語,相信不久我們農村老師自己就完全可以流利地使用英語交流。
四、我們教的是英語嗎?
學習一門語言,我們要學會它的聲音規律。人在兒童階段是最具有模仿力的,如果我們教孩子的發音不準,將來孩子需要糾正一個錯誤的發音然后再學會一個正確的發音,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老師本質上是在犯罪。所以我們小學英語老師首先應該糾正自己的發音,這一點對我們來說不會很難的,我們可以參考原汁原味的北美磁帶、光碟糾正自己的發音。這樣我們教出的學生說的英語就不會只有中國人才能聽懂。
只學會聲音規律還不夠,我們還應該學會它的文化知識。如果我們教學生一句英語“Have you eaten(你吃過了嗎?)”用來打招呼我們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國外根本不這樣問候。如果我們教學生“See book”是“看書”就鬧笑話了。當然了這些很簡單,但是我們能夠保證我們所教授的不是我們自己想當然地把漢語里的東西翻譯成英語的嗎?犯這些錯誤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用英語思考,沒有融入英語環境。
總之,我們農村的老師們應該清楚我們要教什么,我們不要因為我們的學歷低條件差而自卑,只要我們把握語言的學習規律,我們完全能夠在取得高學歷之前學習好英語,我們完全能夠不需要高學歷教好小學英語。文中不妥之處歡迎廣大同行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