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要有“度”
作者:西工大附中 段絨鮮
發(fā)布時間:2012-09-12 15:11:3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從教二十一年,擔任班主任工作也有十多年了,我深深地感到,做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并不難,但要做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卻很不容易,優(yōu)秀的班主任不僅要具備良好的自身素養(yǎng)和文化素質(zhì),更應做一個興趣愛好廣泛,性格開朗,平易近人的老師,這樣才能和性格各異,家庭背景不同的學生融洽相處,使班集體形成合力。下面就自己的感受談一談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度”的把握。
一、班集體氛圍要有溫度
要使班集體有凝聚力,就要使這個班集體處處充滿溫暖,即使集體形成尊重,和諧、團結(jié)、友愛的氛圍。作為“一家之長”的班主任應該是這一集體的核心,應關愛這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真正地從內(nèi)心愛他們,關心他們。讓學生感到老師是他們的慈母,體會到集體大家庭的溫暖。要使班集體中的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和溫度,首先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應以誠信為前提,能將師生放在同一層面上看待,要包容學生的缺點和錯誤。其次,班主任應從細節(jié)作起,使學生無時無刻都能感受班主任的關心與愛護。第三,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不僅是班級的管理者,同時又是與學生治理班級的合作者,不能以家長制式管理辦法去管理學生。所以我們不得不針對學生的心理變化,采取新的科學的管理方法。這需要我們學會與學生真誠的溝通,平等和諧的相處,這樣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讓學生信任老師,學生把心里話能和你真誠及時地交流,這樣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以便我們能及時調(diào)整班級管理的方法和有針對性地對個別學生進行特殊教育,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做好以上三點,就可以使學生在班集體里生活和學習如沐陽光,使學生備覺溫暖。
二、對學生的表揚和批評要適度
學生犯了錯誤,班主任要根據(jù)所犯錯誤的性質(zhì)、程度、影響及自己認識的情況給予適度的處罰。如果“量刑”太重,當事學生不服,則產(chǎn)生逆反抵觸心理;如果“量刑”太輕,則起不到教育學生的作用。另外在批評過程中語言也要適度,切忌使用消極性的語言來諷刺挖苦學生,這樣的語言有時看起來是一句話,但它會像一根毒刺深深扎在學生的心上,把學生一生的勇氣泄光。
老師對學生教育的方法應多表揚少批評,要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哪怕有一點進步也要鼓勵他們,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感到自己還是有希望的、能成功的,老師心目中還是有我。有的后進生如考試上升了一名或分數(shù)接近了比他(她)好的學生,我也要在全班給予表揚,使他們樹立信心,在學習上一天比一天進步。
在批評學生時,既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又要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盡量避免當眾批評,最好能在適當?shù)臅r機和環(huán)境下進行點撥批評,批評的問題要找準時機,話要說到心里,這樣才會使學生口服心服,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肺腑之言,而不是老師對學生過不去。另外還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心理(包括男女生的不同),對批評的輕重要適度,總之,批評目的是要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和學生談話要有深度
一個班集體總是有優(yōu)秀的學生,但也有個別學生的學習勁頭不足,學習習慣太差,那就要找這些同學談心,老師和學生談心的內(nèi)容一定要有深度,不然的話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是白花力氣,卻沒有效果。例如,我們班有一個同學,開學之初,信心百倍,但是在學習上怕吃苦,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太差,只看重成績,而不注重努力的過程,對老師也沒有禮貌,開學之后錯誤不斷,課堂上不認真聽講,和其多次談話,收效甚微。于是,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在找到問題的癥結(jié)之后,我做好充分的準備,先和這位同學的家長取得聯(lián)系,了解他在家的學習生活情況,與家長一起商量談話的內(nèi)容,通過這次有準備的談話之后,學生有了很大的變化,期末被評為積極分子。再比如有一位同學從外地來西安求學,開始很不適應,又沒有自信,了解情況之后我確定了三點談話內(nèi)容,第一,讓他先靜下心來,仔細盤點自己半學期的思想和學習狀況,找出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第二,和這位同學共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和措施,并定期督促其按時完成。第三,幫助他樹立自信,幾次大練習的成績對他打擊很大,我讓他要有長遠的目光,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趕上去。通過這次談話,該生的學習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成績也在慢慢的提升。
以上三點是我做班主任工作的一點體會。一個班集體如果能讓學生感到溫暖,班主任對學生寬嚴有度,并能夠做到和學生深入的談心,那么,這個班集體將會一天天地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