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之后的處分

一個午后,我正在教室里督促學生午讀,校長突然把我從班里叫出來告訴我:“剛剛進校門時,你班里的大壯動手打了門衛保安,現在學校正在聯系他的家長……”我很生氣,大壯平日里的形象像過電影一樣在我腦際閃現。

大壯,1.90米,體重180斤,是我們班體能最好的男生。平時笑起來的時候臉上兩個深深的酒窩,目光清澈,靦腆可愛;嚴肅的時候卻又因為皮膚黝黑,人高馬大,有一股子霸氣。高二文理分科后選擇學文,來到我帶的班里。早在他報名的時候就有原先的老師跟我說,這個孩子雖為人義氣,但學習成績差,不守紀律,不好管理。我尋思這大概是一位問題少年,會不會成為班里最頭疼的孩子啊。

開學初,班級分工中,給大壯安排了班里換水維修組的組長,意在調動他參與班級活動,激發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給他在新班級中表現的機會。果然,領書的時候,大壯帶領班里幾個身體好的男生,不用我叮嚀,就把全部的新書本有秩序地領回教室。因為本學期科目多、人數多,一套書領66份,而二十幾種書目算下來總共上千本。看著教室后面堆滿的新書和大壯濕透了的T恤衫,我很感動,這個孩子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我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并且還把他熱愛勞動、愛護班集體的事跡告知了他的家長。

好景不長,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他卻表現出了一貫的惰性和不認真。大壯成績很差,是班里倒數的。由于基礎差理科學不動才來文科。而對于文科,實際上也沒有多少興趣。尤其數學和英語,幾乎是聽不懂的。所以,整日里在教室閑坐,時間久了,小毛病就不斷出現:遲到、上課睡覺、不完成作業、抽煙,等等。我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找他談話,能起一些作用,可是畢竟基礎差,確實跟不上,他的學習興趣和恒心慢慢就又消失了。對于他來說,上課不注意聽講反而是常態,要是注意聽了,倒成了例外。

這次,在進校門口不遵守門衛制度,非要走機動車道,被校警勸阻,非但不配合,反而出手把校警打倒在地。不服管理,出手傷人,情節惡劣,學校決定處分。

接到處分決定,家長立刻來到學校求情,請求不要處分孩子。

開學剛剛一個月,我還不了解這個孩子的家庭情況,可是不出我的意料,這個孩子是單親家庭中成長的,父母離異多年,家庭教育缺失,孩子今天這個情形也不是一天才形成的。面對他媽媽的請求,我能說些什么呢?

尤其是,這個孩子還有一個特別令人感動的故事。他在上初二時見義勇為,為幫助一個被搶劫的女生,被歹徒捅了一刀,是當年感動西安市的青少年候選人。他是被電視等新聞媒體報道后保送來上我們學校的。這次,我雖說只做了他一個月的班主任,可是我很糾結和痛心他這次的錯誤行為。這個孩子他不是個壞孩子,他雖然沖動、急躁,可他善良、正義,他是那種只需補齊明顯短板的可堪大用之才。我認為,他必須為他這次的沖動行為付出代價。

處分之后的引領

幫助這種孩子,最重要的是點燃他心中的希望之火。不用太多批評,重點在引導鼓勵。因為,在他的成長道路上,聽到的批評聲音已經太多。要想給他希望,就要仔細尋找他的哪門課程稍微學得好點,不要同時抓幾門,只揀最有希望進步的一科補習,最好是立刻能見到一些效果的科目,他就會增強信心,以期待達到一科一科的努力,能進步多少進步多少的程度。對待這種孩子,千萬不能“哪壺不開提哪壺”,而相反要“哪壺開了提哪壺”。這樣做,即使成績短期內不會有太大起色,但學習信心的增強已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打人事件的發生,既是一時之沖動,又是內心長期郁悶情緒的集中宣泄。他也許是故意要做錯某事引起家長的關注,也許是單純地在別人面前逞能。表面看是理智缺失,實則是情感缺失的心理問題??傊幏种蟾枰喾降男睦黻P懷。

處分須以愛的名義

西方有句話,叫“上帝也寬容年輕人的過錯”。 處分須以愛的名義。一般來說,班主任對學生的錯誤要有寬容的心態,但是,培養學生的秩序感、敬畏感非常重要。教育寶典中絕不能沒有“懲罰”二字。對于打架之類的暴力事件,如果寬大無邊,袒護縱容,對學生的前途會貽害無窮。正如斯賓塞所說:“懲罰孩子如果遲疑不決,或者前后不一,結果會使過失大大增加”。處分之后的群體幫扶,一定會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