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盧欽斯實驗證明,人與人之間在第一次交往過程中的印象,往往會形成一種特殊的心理定勢和情緒定式,并且主觀地據(jù)此把該人潛在的、未被獲知的一些品行主動歸屬于他。這就是著名的“首因效應”原理。如果這種首因效應是積極的,符合該人的實際情況,則會促進雙方的正常交往,否則,就會形成交往中的一種心理障礙。

根據(jù)這一原理,作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運用好“首因效應”,使得師生雙方在正常交往中向積極的方面轉(zhuǎn)化。班主任老師在接手一個新班時,要留給學生美好的“第一次”, 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先入為主”的心理定勢,進而對以后工作的開展產(chǎn)生助力而不是阻力。具體的講要做到以下幾點。

見好第一面。第一次與學生見面,班主任要穿戴整齊、得體、大方,面帶微笑,說話語氣要親切、溫和,表現(xiàn)出對學生的喜愛、關(guān)心和體貼,給學生留下知心朋友的印象。

例如我在擔任07級(3)班班主任時,上班的第一天,特意在前一天理了發(fā),換上干凈的短袖襯衣、黑色皮涼鞋和長褲,以一種莊重、得體的面貌出現(xiàn)。在與學生見面時,我先用投影放映出一枚黑色扁平的小東西,“請同學們猜猜這是什么東西?”大家都茫然地搖頭,我說道:“這就是咱們校園里長的紫藤蘿的籽兒。那么美麗的紫藤蘿,種子卻是這么不起眼,平常得讓大家都判斷不出來。可是,同學們,再普通再丑陋的種子都可以開出美麗的花,老師希望大家都能像紫藤蘿的種子那樣,盛開出美麗的花朵!”看到學生亮起來的眼睛,我接著說:“從今天起,如果你們愿意,我永遠是你們的朋友,我將為有你們這些朋友而快樂。在我的心里,你們每個人都是最棒的!我會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你們,就像電視劇《士兵突擊》里的臺詞:‘不拋棄,不放棄’。我不會拋棄、不會放棄你們當中的任何一個!我要陪伴你們走過你們?nèi)松淖钪匾碾A段——高中生活,我要看著你們成長,分享你們成功的喜悅,我會用快樂的心情,等待每一朵花的開放!”這第一次見面,這一番話精心準備的話語,給學生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開好第一次班會。班主任開的第一次班會是對其綜合能力,尤其是管理能力的展現(xiàn)和檢閱,班主任一定要巧妙策劃、周密安排。班會內(nèi)容要切合學生的實際,切忌夸夸其談、空洞無趣。語言要精練準確、生動幽默、鏗鏘有力,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10級(4)班的第一次班會課上,我在黑板上寫了一個題目:暑假過得快樂嗎?學生開始議論,并讓幾個學生說了說暑假的經(jīng)歷。然后順勢說到今后在學校如何才能快樂的成長和學習呢?要想今后在學校快樂的成長和學習,那就需要樹立好人生的目標,努力學習,遵守校紀校規(guī),以一個中學生的標準要求自己,時刻得到老師的肯定,心中就會充滿快樂;同學之間,講禮貌,處理矛盾以友情為重,同學友誼和諧,其樂融融,因此心中充滿快樂……

然后談到我所看到的一個不正常的現(xiàn)象:“同學們今天剛到校,都將自己桌子和椅子上的塵土擦干凈了,如果將放在過道上的椅子移到一邊,更好的方便同學們出入,難道不會因此而受到同學們的贊揚嗎?將還沒有到的同學的桌子和椅子擦干凈,難道不會因?qū)@些同學的一點關(guān)心而內(nèi)心充滿快樂嗎?將教室和宿舍的衛(wèi)生打掃干凈,難道不會因?qū)W習和生活場所的整潔而內(nèi)心充滿愉悅嗎?……”

通過對開學第一個班會的反思,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抓住學生心理和感興趣的一面,以柔克鋼,讓學生在樂趣中感到新學期開始了,需要注意和遵守哪些紀律。雖然不一定保證學生以后不會違反紀律,但老師只要認真面對,積極思考,針對學生現(xiàn)狀,就一定能夠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

做好第一次家訪。班主任的第一次家訪,會給學生尤其給家長留下深刻印象,也會對今后班主任和家長合作教育學生產(chǎn)生深遠影響。因此班主任的第一次家訪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平等意識。班主任應尊重家長的人格和尊嚴,切勿采取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與家長共同商定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措施。二是作好兩種準備:首先要盡量摸清學生的家庭情況,了解學生家長的受教育程度、職業(yè)等狀況。熟知學生近期學業(yè)行為表現(xiàn),選準談話的切入點,做到因人制宜、有的放矢。其次要設計好與家長談話的思路,并考慮到可能發(fā)生的情況以及對策,做到胸有成竹。三是掌握三種技巧:在與家長談話過程中,要在“準、度、情”三個字上下工夫。“準”,要求班主任對談話涉及到的有關(guān)事實準確掌握,更要求恰當準確表達,不夸大或縮小;“度”指班主任要根據(jù)不同家長掌握好談話分寸;“情”則指要主動與家長、學生打招呼,注意語態(tài)親切平和、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