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領教師在崗位實踐中突破障礙,保持積極進取、奮發求索的發展態勢,是教師崗位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構建科學的崗位目標驅動機制,組織開展有深度的教學交流展示和課題研究活動,多角度、多層面為教師搭建專業發展的引領平臺,使教師在自然狀態和生態環境中持續發展。

用崗位目標引領

如果教師不能把職業作為終身發展的事業追求,則難以開啟教育教學的智慧和潛能。學校要為教師制訂明確的、可操作的、具有導向性的崗位目標,引導教師在達成目標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主發展。崗位目標的設置,要能真正帶動教師的業務學習、教材研究、學情分析、教學設計、課堂組織、作業設計、師生互動、教學反思、校本教研等細小環節,使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自覺行動,使教師在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工作歷程中鍛煉能力、總結經驗、積累智慧和開發潛能,使教師常規的教育教學和教研過程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驅動過程。

崗位目標的確定,要立足于引導教師科學地組織教學,自覺實施教學理論研修,主動探索和實踐教育教學新思路,不斷追求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能力的提升。崗位目標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體系中,既要體現整體的質量目標,又要滲透具體的過程要求,還要瞄淮教師專業成長的發展目標。學校還應研究不同教師的個體成長規律,結合學校發展的需要,依據教師個性特點和個體優勢,為教師制訂適合不同情況和不同階段專業發展規劃,為每個教師提供一套與學校整體教育教學目標相配套的教師個體發展指導意見。這個建議性規劃要以教師長遠目標為方向,階段發展為主體,使二者在有機統一中引領其終身的事業發展。

在校本研修中驅動

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師素質和能力的必由之路。校本教研主張教師直接面對自身真實的教學問題,開展思考、探索,并在教學“問題”轉化為研究“課題”過程中優化教學活動。當教師想方設法設計解決問題時,便開始在自己的“行動”中進行“反思”,這樣,也就使廣大教師踏上了一條由“問題——設計——行動——反思……”鋪設的校本教研之路,這也是提高教師素質和能力的必由之路。在整個校本教研過程中,“反思”貫穿始終,“問題”的提出,“方案”的設計,“行動”的創造性執行,都有“反思”的介入與參與。而當教師真正地“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使自己的實踐與他人的實踐相互關照的時候,教師就能真正發現和解決“問題”,不斷地取得進步和提高。因此,教師參加校本教研的過程,就是將新課程理念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的過程,就是參與新課程實踐的過程,教師將伴隨著這一過程實現自主發展的新飛躍,實現從“知識傳授者”向“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和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領者”的轉變。

強化備課過程的教研功能,發揮教學反思的促進作用。備課過程是一個學習、分析、構思和反思的過程,學情分析、教學重點和目標的確定、課堂教學思路與模式的預設、教學過程與效果的反思是教學準備過程,是備課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引領和要求教師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備課過程上,用在構建有效課堂的教學模式上,向扎實有效的準備過程和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求創新、求突破、求質量。

在交流展示中生成

教師的專業知識只有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在基于教學規律的審視、體驗和領悟中,才能被激活與“重塑”,才能真正發展并逐漸成為教學上有用的知識,才能成為一種可以超越技巧的實踐智慧。在教師校本培養過程中,通過組織教師開展說課、賽教、同課異構、教學故事介紹、教學案例交流等展示活動來驅動教師的教研,使教師的教學研究與教學實踐體驗相結合,為促進教師的智慧積累及專業提升搭建實踐展示與交流平臺。

說課活動不僅是教師個人教研成果與教學理念的展示,也是教師群體學習、反思與積淀的過程。說課的準備、展示與反思過程,有效地促進了我校中青年教師在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難點把握、教材處理、課堂教學設計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加快了中青年教師教學智慧的積累、教學理念的形成、專業水平的提升、教學行為反思能力的提升及教師專業發展的速度。

教師專業成長不僅是不斷學習他人經驗、接受他人理論、吸收他人成果的過程,還是不斷進行實踐體驗的歷練過程和不斷進行觀察、分析、修正的反思過程。教師的這種體驗性和探索性實踐,不僅要通過日常的課堂教學活動的實踐探索來實現,還需要通過學校或專門機構組織的賽教活動、同課異構活動等多種人際互動的方式來吸取和借鑒他人經驗,借助實踐活動共同體來促進互相交流和專業引領,再經過不斷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來實現自我的強化性提高。這個過程對中青年教師而言是一個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增強自己的教學智慧,不斷促進自己專業成長的重要過程。有組織的賽教展示活動,不僅能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和不同情境的內容,更是教師群體的一種有組織的教研活動。教師不論是從理念,還是從教學構思、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模式等方面,都能促進人人充分準備,實現各展所長的目的。這是參賽教師理念、思想、技能的最佳水平展示,也是一個從個體實踐到個體教學預想展示,再到群體教學經驗交流與教學智慧生成的一個發展過程。這種賽教活動既能使教師展示自己的教研實踐成果,又能使教師在教研、實踐、觀摩、反思、總結中得到成長與提高。教學故事、教學案例的深度研討與展示,不僅是一個歷練提升教育教學智慧的重要過程,而且還可以使教師在展示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更深刻的啟示,提升教師注重思考的職業品質,引領教師結合思考再進行新的實踐與研討。

在教學故事和案例的研究與展示中,引領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善于總結自己的故事,發現典型事例形成案例,引領教師深度研討教學故事和教學案例的啟示,提煉典型經驗。組織好教學故事和案例的展示活動,可以使教師在展示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在活動中獲得經驗的積累。在展示中注意引領教師自己領悟自己的故事與案例,把事件描述清楚。因此,展示交流不是傾訴,不是說教,要反映故事和案例的啟迪意義。

這種基于實踐過程中的典型問題的研究與提煉,既不是空談理論,也不是拷貝他人的主張,而是教師對自己實實在在的實踐體驗過程進行研究、積累和創新。教師在教學實踐體驗中總結自己的教學故事,研究積累自己的教學案例,并在認真思考和實踐的基礎上,摸索出解決具體問題的經驗,提煉出自己的教學智慧,是教師快速成長的必不可少的實踐體驗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