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的領(lǐng)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lǐng)導。關(guān)于教育,有許多高深的理論和創(chuàng)新的名詞,但洗盡鉛華是本色,借用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的話:什么是教育?往簡單方面說,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外國有句諺語: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在回龍橋小學,我們的校訓就是——習慣改變?nèi)松N覀儗⒘晳T作為學校的靈魂,統(tǒng)領(lǐng)各項工作,為每一位師生的幸福成長奠基。

一、“十好”習慣——洗盡鉛華是本色

1.行為養(yǎng)成——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我們努力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訴說習慣教育理念,教學樓的校訓,十好習慣標語,操場邊、走廊里、孩子們笑臉墻上,到處是習慣名言和稚嫩的習慣收獲,就連雨傘架也可以成為學生作業(yè)或作品展示的習慣園地。此外,廣播室旁,還有各班推薦的 “每周之星”,4年來,校長分批約請學校每一位孩子共進過午餐,培養(yǎng)他們的文明習慣。2008年開始,我們一個月重點抓一個習慣,面向每一個,上好課,讀好書,寫好字,背好詩,說好話,走好路,做好操,排好隊,掃好地,吃好飯,逐步拓展,不斷鞏固。我們將每一個習慣編成了學生喜聞樂見的口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

2.揚長補短——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世上沒有相同的葉子。習慣教育要謹防大而不當,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小班化學校,因為人數(shù)少,給了我們更多發(fā)展每一個、幸福每一個的機會。小班化教育,不論是課堂或活動,首先應(yīng)保障每一個孩子身體和心理的安全,其次是思想的自由,習慣的自主。學校開展的“揚長補短”習慣教育活動,讓每一個孩子自主發(fā)掘潛能,從細節(jié)出發(fā),從小事做起,每天進步一點點,不必苛求完美。

二、晨誦,午讀,暮寫——腹有詩書氣自華

在“十好”習慣培養(yǎng)過程中,我們將“背好詩、讀好書,寫好字”的習慣教育主題,衍生為特有的校本課程——晨誦,午讀,暮寫。

1.晨誦——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我們努力營造詩意的校園文化氛圍。橫梁上,墻壁上,窗戶上,臺階上,長廊上,過道里,四處可見我們的古詩。晨會課開始,教科室輪流安排學生每天在廣播室領(lǐng)誦一首古詩,下課鈴響了,不是枯燥的電鈴,而是一首首古詩的童聲歌唱,孩子們喜聞樂見,就這樣每天浸潤著,大部分孩子對75首古詩耳熟能詳。每年,學校都要進行古詩考級活動,自愿申報,家長、老師、同學一起做考官,每級十首,最高八級,除了新課標規(guī)定的75首,我們還讓學有余力者拓展了20篇初中古詩文。每年,學校都會舉行一次詩歌朗誦會……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經(jīng)典的民族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成為我們的自覺與美好。

2.午讀——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永新說:“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一個人的精神成長史,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學校的圖書館,教室邊,圍墻上,操場上,到處可以看到我們師生精心推薦的好書。的確,只要有了書,孩子就有了陽光,有了成長的空間。每天中午全校統(tǒng)一半小時的午讀時間,任何老師不得占用,小干部檢查反饋。我們將圖書館搬進班級,為孩子們的閱讀提供便利。2008年以來,我們精心推薦了70本適合小學生的各類讀物,隨后,學生又自發(fā)補充推薦50本,我們分年級分學期進行重點推薦,并進行閱讀考級,設(shè)有讀書小碩士和小博士等。每年,我們都會邀請兒童文學作家進校園,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我們希望通過閱讀為孩子提供最初、最美、最好的滋養(yǎng),培養(yǎng)讀書習慣,打好生命底色。

3.暮寫——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

暮寫也可稱為道德長跑,我們每周三次利用放學前15分鐘,讓孩子自由習作。每間教室的外墻上,都有一個暮寫窗,每周至少呈現(xiàn)4篇教師精批細改的學生暮寫,展示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有進步的。2008年至今,天天如此,周周如此,月月如此。每學期末,我們每一個孩子的家長會自發(fā)裝訂起暮寫集,讓孩子擁有一本屬于自己成長記錄書。學校每學期出版小龍人報,匯編每個孩子的暮寫,珍藏孩子童年生活的精彩瞬間。我們每周一節(jié)的校本課,可以復習晨誦古詩,也可以讀書推薦、賞析,或者組織學生暮寫作品分享。這項活動2010年成為南京市教研室立項課題,很多語文老師參與研究,多篇論文獲獎或發(fā)表。漸漸地,我們的老師也習慣了與學生共讀共寫共生活!

4.小龍人藝術(shù)學校——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除了校本課程,我們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也進行了變革。2010年,我們克服師資困難,在省民政廳支持下,開辦了小龍人藝術(shù)學校,每周2節(jié),約請社區(qū)、少年宮、南師大教師,免費為學生開課。我們讓每一個孩子自主報名,打破班級界限,開了十幾門課程,20多個班。有新東方英語、昆歌,還有京劇、舞蹈、棋類、金陵詩詞、動漫手繪等。我們的孩子在科學知識競賽、市區(qū)數(shù)學小論文評比中獲得了一等獎。

三、明白地學,扎實地練——不待揚鞭自奮蹄

作為小班化學校,如果做做環(huán)境,搞搞活動,那只是在外圍打轉(zhuǎn),而最為核心的還是課堂教學。小班化課堂應(yīng)該是減負高效的課堂,讓每個孩子自主學習的課堂,培養(yǎng)每位學生良好習慣的課堂。上學期,在教育局帶領(lǐng)下,我有幸參觀了洋思中學,觸動很大:回龍橋小學就像最初的洋思一樣,普通教師,普通學生,學校亟待發(fā)展,更需研究課堂:

1.思想動員——草色遙看近卻無。

教是為了不教。我們反復宣傳,小班化課堂應(yīng)保障每一位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每一位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在專家引領(lǐng)下,我們提煉出“明白地學,扎實地練”的課改理念。“明白地學”體現(xiàn)在目標清晰可操作,以學定教、因材施教,高度達成;“扎實地練”體現(xiàn)在訓練緊扣重難點、關(guān)注差異,循序漸進,充實有效。開學第二周,我們組織全校教師分批到洋思中學實地觀摩,約請洋思教學校長做專題講座。我們還多次組織教師聽取小班化專題報告。大家聽了之后感動,當時想想激動,可回來卻不知怎么行動。

2.骨干引領(lǐng)——映日荷花別樣紅。

第三周開始,我們安排所有區(qū)級稱號教師開課,圍繞“明白地學,扎實地練”展開家常課研討。每周三,全體教師聽課、評課,共同探索課堂教學規(guī)律。我們提倡目標在課堂必須呈現(xiàn),學生自主訓練總計不少于10分鐘,課堂必須關(guān)注每一個,發(fā)言面百分百,重點內(nèi)容必須從最后一名抓起,當堂練習對后進生面批。慢慢地,大家開始照葫蘆畫瓢,找到了點門道,也把注意力從以前的教轉(zhuǎn)向?qū)W生的學上來了。

3.全員實踐——可愛深紅愛淺紅。

三月份,學校要求每一位教師都圍繞“明白地學,扎實地練”開研究課,行政分組過關(guān)聽課。一個月,所有老師完成達標課,并約請區(qū)進校,于是,老師們的課百花齊放,百舸爭流,回龍橋小學課堂教學變革就這樣熱火朝天地開始了。

4.探索規(guī)程——小荷才露尖尖角。

在骨干引領(lǐng)、專家指導和全員實踐基礎(chǔ)上,我們將洋思經(jīng)驗與小班化特點結(jié)合,探索回龍橋小學課堂教學規(guī)程,我們請教研員聽課、論證并提出修改建議,希望這樣的規(guī)程或教學基本要求,能成為回龍橋小學教師每一節(jié)課的引領(lǐng),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影響教師從重教轉(zhuǎn)向重學的習慣。

①目標清晰—— 每節(jié)課必須有目標呈現(xiàn)(PPT或口述)。

②先學后教——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學習每次不少于3分鐘。

③面向全體—— 學生發(fā)言或展示100%。

④夯實基礎(chǔ)—— 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技能從學困生入手,面向每一個。

⑤有效設(shè)問—— 問題簡約而有思維含量,重要問題候答不少于5秒。

⑥當堂訓練—— 學生自主練習總計不少于10分鐘,書面練習有面批。

⑦合作探究—— 精心設(shè)計小組學習活動,有效運用各種評價方式促進目標達成。

⑧關(guān)注差異—— 合理利用學生資源,分層設(shè)計問題、練習及作業(yè)。

四、每日一巡,周五聚焦——咬定青山不放松

1.每日一巡——絕知此事要躬行。

課堂質(zhì)量提升,離不開學校管理。每日一巡是“走動式”管理,是回龍橋小學行政組的習慣。每個工作日的每個時段我們都安排了行政巡視,核查各班門口張貼的課表,確保所有課程開足、開齊,確保每位學生的受教育權(quán)不受侵犯。每日一巡記錄了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有典型引路,也有問題診斷。每日一巡,是一種現(xiàn)場管理,讓好的經(jīng)驗便于推廣,同時也讓存在的問題消滅于萌芽狀態(tài)。它也是校園管理者責任意識的彰顯,就像魏書生所說: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時做,時時有事做。

2.《周五聚焦》——一片冰心在玉壺。

如果說每日一巡,是全體行政行動管理的習慣。那么周五聚焦,就是校長及全體行政領(lǐng)導的思想管理。周五聚焦,剛開始就是校長及行政領(lǐng)導的把一周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通過一種積極的播放,宣揚、影響、震動教師,將下周工作安排及責任管理提前告知教師,做到未雨綢繆。我們說,小班“幸福每一個”,不僅對學生,更要關(guān)注教師的幸福感。比如,教師生日時,周五聚焦會送上蛋糕,節(jié)日時會有真誠的祝福,還有專題介紹每一位教師的成績與事跡。周五聚焦是一種校長的情感管理,用飽含愛與關(guān)懷的語言,給教師激勵與自信。

這份情感除了用褒揚的方式來表達,也會用“就事說事”的方式提醒與警戒。當老師中出現(xiàn)抱怨生源差或同事不和的聲音時,“校長致言”里便傳達了這樣的文字:優(yōu)秀與否是別人的評價,幸福與否是自己的感覺。如果你對職業(yè)不滿意,只有兩種選擇:要么改變職業(yè),要么改變職業(yè)心態(tài)!空長滅征鳥,水闊無還舟。心小了,小事就大了。心大了,大事就小了。生命中的痛苦就像鹽,投入杯子會很咸,而撒入湖水卻沒有影響,我們不要做一只杯子,而要做一個湖泊。

每日一巡走動式管理,周五聚焦內(nèi)部簡報,已成為回龍橋小學每一位行政領(lǐng)導的習慣,為學校書寫了一部真實的管理檔案,為師生創(chuàng)設(shè)了一種積極的輿論氛圍,也為學校幸福每一個——抓好習慣,提升質(zhì)量,向上向善奠定了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