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商洛市中小學后勤管理工作堅持以“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為宗旨,適時調整思路、轉變職能,積極開展創建標準化寄宿制學校和后勤管理示范學校(以下稱“雙創”)活動,學校后勤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一、健全管理體制,完善服務機制

按照中省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商洛市中小學后勤管理工作實際,2010年3月將商洛市勤工儉學辦公室更名為“商洛市中小學后勤管理服務中心”。各縣區加強和完善后勤管理體制機制建設,相繼成立了“后勤管理服務中心”,學校也建立了后勤管理部室,落實了管理職能,配齊配強后勤管理人員,建立了市、縣區、校三級聯動的中小學后勤管理機制,學校后勤管理工作自上而下有部門管,有人抓,落到了實處。

中小學后勤管理服務中心成立后,以育人為中心,以服務為平臺,把后勤管理、勤工儉學、蛋奶工程和營養改善計劃、學生資助、實驗教學及裝備管理等統籌安排,當作民生工程來抓,從而使中小學后勤管理工作,實現了上下聯動、條塊結合,有效解決了長期以來中小學后勤管理機構空缺、責任不明、管理粗放的局面。

二、開展“雙創”工作,優化育人環境

2010年以來,商洛結合全市校點布局調整和農村寄宿制學校增加的實際,適時啟動實施了“雙創”工作。市縣區后勤管理服務中心以此為抓手,全面組織實施。

一是加強組織管理,科學制定規劃。通過深入調查,制訂了《商洛市標準化寄宿學校和中小學后勤管理示范學校創建工作規劃》,明確了創建標準、評估方案、驗收細則,安排從2011年~2015年,利用五年時間將全市的708所寄宿制中小學全部建成市級標準化寄宿制學校,70%建成市級后勤管理示范學校。各縣區把“雙創”工作與“雙高雙普”、“教育強縣”創建工作相結合,制訂了詳細的創建工作計劃、方案和激勵措施。

二是加強硬件建設,優化校園環境。市縣區整合農村寄宿制學校、校舍改造、校安工程、生活設施改造等項目工程,籌措資金5900余萬元重點加強學校宿舍、食堂、廁所等生活服務設施建設。

三是注重軟件建設,突出“育人”功能。深入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抓校園建筑規劃、文化景觀創設、綠化美化實施,樹校園精神、創文化氛圍、促內涵發展,規范規章制度、加強食宿管理、提高服務效能,全面提升中小學后勤管理服務工作水平。

“雙創”工作的實施,使中小學校文化環境、后勤設施、管理服務等方面發生了顯著變化。如今學校綠草如茵、窗明幾凈、環境優雅、管理規范,成了當地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學校的學生公寓樓、教工宿辦樓、師生餐廳、洗浴房、廁所等生活設施充足齊全,校容校貌和師生生活條件煥然一新,留守兒童較多的學校修建了標準化的學生公寓,統一配置空調、鋼架床、窗簾、被罩、不銹鋼臉盆架、儲物柜、整裝鏡、電視機和電話。目前,全市共創建市級標準化寄宿制學校51所,市級中小學后勤管理示范學校21所,有力地推動了全市學校后勤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建設,優化了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強化了后勤管理服務育人功能,提升了學校文化品位,促進了農村教育的均衡發展和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

三、“蛋奶工程”平穩有效,“營養計劃”全面實施

從2009年秋季開始,商洛市在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中小學和寄宿制幼兒園率先實施“蛋奶工程”,市后勤管理中心全面組織實施。由于管理到位、制度健全、責任落實,沒有發生一起安全責任事故。

今年,省政府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方案下發之后,商洛市快速、全面實施營養改善計劃工作,認真總結蛋奶工程成熟的管理經驗,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落實職責,合理確定供餐模式。市教育局將營養計劃納入市中小學后勤管理職責范疇,研究制訂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方案,并下發相關文件,組織開展專項調研、檢查,結合實際選擇了學校食堂供餐和課間加餐兩種模式,運行情況良好。

二是狠抓重點,實施精細化管理。營養改善計劃全面啟動后,及時召開了全市營養改善計劃工作會議,下發了《商洛市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安全管理辦法》和《商洛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規范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的意見》,要求各縣區、學校盡快從全面啟動向規范運行上轉變,強化過程管理和監督,確保食品安全、營養、衛生、可口。

三是加大投資,強化后勤設施建設。將實施營養計劃與學校“雙創”工作有機結合,加大投入,進一步加快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投入資金9669.4萬元先后新建食堂387個,改造食堂144個,添置了冰箱、冰柜、消毒柜等設施280套。截至目前,全市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學校共1315所,惠及學生18.3萬名。由于實施蛋奶工程和營養計劃,全市農村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明顯改善,通過柞水縣監測,相比蛋奶工程實施前,學生平均身高增長2.1cm、體重增加1.74kg,學生體質明顯增強。

四、后勤管理實踐中的思考和啟示

商洛市后勤管理工作機構健全,市、縣、校三級管理體制順暢,工作職責明確,學校后勤管理發生了明顯變化,取得了可喜成績,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啟示。

一是創新管理體制,不斷增強活力。學校后勤是一個系統工程,互相交織,繁雜瑣碎、千頭萬緒,只有建立明確的管理機構,實現市、縣、校三級聯動機制,才能實施有效管理,理順管理體制是搞好學校后勤管理的前提和基礎。也只有整合資源,統籌協調,增強服務,提高效能,才能在不斷地創新中開拓新天地、成就大作為。

二是搭建服務平臺,實施精細管理。隨著學校布局調整,中小學呈現學校數量減少,學校規模擴大,寄宿學生增多的趨勢,學校后勤工作任務繁重,校內食宿問題日益突出。及時審時度勢,緊扣學生的“吃、住、行,管、娛、學”六個環節,將學校后勤工作有機整合,拓展工作領域,完善后勤設施,增強服務功能,實施精細化管理,嚴格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學校后勤設施、管理、服務水平明顯上了一個臺階。

三是抓好食宿管理,突出工作重點。學校后勤管理工作點多、面廣、線長,后勤管理抓什么?經過多次調查研究,確立 了“突出食宿管理重點,帶動后勤管理全面發展”的工作思路。明確了以標準化寄宿制學校和后勤管理示范學校創建活動為載體,實施精細管理,推進中小學后勤管理向規范化、科學化邁進,從而使“邊緣化”的后勤管理登上了教育工作的前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