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與語文教學
作者:陜西省白河縣城關初級中學 章榮保
發布時間:2012-09-04 10:15:2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是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它促使教師的角色發生轉變,教學方式方法靈活多變,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上進心理狀態,它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有著事半功倍之效。
一、現代信息技術教育促使教師的角色發生轉變
在傳統的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是學生的信息源,是教學中的主講人,是信息傳授者,是知識傳遞者和壟斷者。教師在教學中占“支配地位”。在現代信息教育條件下,教師的這些傳統角色已經悄然發生轉變。在現代信息教育條件下,教師腦中及手中信息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多媒體給學生展現了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教師就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在組織教學活動中,教師成了學生學習知識的參與者和導航者。學生知識的獲得不再主要靠教師講授,教師不再是教學中的主講人,而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指導者。
現代信息教育強大的信息量使老師們感受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貧乏,盡管教師們都接受過漢語言文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知識的學習,但與中學教育所提供的綜合信息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這種教學危機感促使教師自覺學習各種知識,如自然科學知識、歷史知識、社會知識、音樂美術欣賞等。在現代信息教育條件下,學生具有很大的自主空間,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選擇學習內容,教師就不再占有“支配地位”,而是平等、民主地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為了學生學習活動的合作者。
二、現代信息技術教育促使教學方式方法靈活多變
因為現代信息教育可以提供虛擬的教學環境,具備豐富的信息資源,具有便捷的討論空間,所以,在傳統的教學方法基礎上,信息教育條件下的中學語文教學方法靈活而多樣。除了傳統的講授法、發現法、演練法、表演法、智力競賽法、實驗法等教學方法,信息教育條件下還可使用虛擬課堂講授法等新的教學方法?,F代信息教育條件下的中學語文教學方法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在信息教育條件下,教師可以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個性特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技術利用計算機的交互科學性、反饋性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融圖、文、聲、像于一體,是具有智能化的雙向教學活動過程。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同時也大大地簡化了教師的操作,使得教師能集中精力于教學本身,從而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三、現代信息技術教育促使學生素質快速提高
多媒體課件能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能動能靜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的多種感官接受刺激,促進學生的綜合運用和提高,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質。例如,學習《安塞腰鼓》,讓學生收集有關安塞腰鼓的資料,學生查到了“安塞腰鼓”的表演圖片。在課堂上,我采用了分組討論與課件演示的方法進行教學活動。先通過課件把學生帶入了那粗獷豪邁的畫面意境當中;然后,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說說看了安塞腰鼓的表演場面有什么感受;再緊扣文本,使學生通過觀察、聯想,較快的抓住畫面內容的中心。在教學過程中,我還聯系知識點對學生進行了熱愛家鄉的思想教育。在學習《音樂巨人貝多芬》之前,我讓學生查找相關背景資料,學生找到了貝多芬的生平經歷和故事,貝多芬創作的交響樂。學生根據這些資料,對貝多芬的生平和思想性格就有了初步的了解,這為課文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信息教育條件下,學生具有充分自由、獨立的學習空間,有利于培養獨立自學能力和自主精神。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媒體,可以在網上發表自己獨特的觀點,這些都促使學生的個性快速成長。
總之,信息技術與中學學語文學科的整合,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和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同時,信息技術的應用必然會影響到教學方式和教育模式的變化,將使素質教育更好更快的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