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藝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
作者:陜西省西安愛知中學 李 晶
發布時間:2012-09-04 09:33:5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時我國在新歷史時期對傳統教育體制、教育觀念的一次整體超越,在這一轉變過程中,作為學校駕馭內容之一的藝術教育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藝術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整個教育事業中,美育是非常重要的。它是運用藝術美、自然美、社會生活美培養受教育者正確的審美觀念和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在提高人的素質方面有著其他教育學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藝術教育能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培養學生健康、豐富的感情世界,使學生的人格、道德趨于完美
教育不能離開感情,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必須以感情作為橋梁、作為紐帶,才能產生教育的效果。教育離不開感情,感情最能教育人,最能打動人,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現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聯系少了、疏遠了、淡漠了,感情世界非常貧乏。藝術教育的特點就是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以情動人、以情感人。在音樂教育中,充分發揮音樂教育情感豐富、音律優美、寓教于樂的功能,引導學生演唱優秀的歷史及現代歌曲,不僅能夠有效培養他們表現聲音美的能力,是指養成“音樂的耳朵”,而且能夠激發他們高昂、歡快的、振奮的情緒,使優美崇高的“音樂形象”伴隨著節奏旋律有力地進入他們的心靈深處,給他們美的意象和感受,使他們的思想道德和審美情操得到不斷的凈化和升華。
二、藝術教育能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智商不是一切”、“智商之外有情商”,使智商和情商得以同步發展
所謂”智商”,是指一個人的智力因素,包括觀察力、記憶力、創造力、鉆研能力等是事業成功的重要條件;“情商”又被稱作是人的一種心靈力量,人的一種為人的涵養,也被視作人的性格的因素。它主要包括人的情緒、情感、興趣、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情商包含了人自我情緒控制的能力、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心理品質,培養自我激勵的心靈動力,是指一個人的非智力因素,它能對智商起到啟發、定向、引導、維持、強化、調節、補償等重要作用,是人成就事業的決定性因素。人與人之間的情商并無明顯的先天差別,更多與后天的培養息息相關,它是以人們對某一客觀事物能否滿足其需要為中介。而藝術教育的獨到之處就在于它是最能容易滿足人的情感需要的教育,藝術教育可以使學生在表現中獲得心理感知;在欣賞中陶冶情感;在交流中培養情感;在集體合作中培養團隊精神;在多種評價中認識自己。因此,在學校教育中,藝術教育的陶冶過程實際上也是學生實現其自我完善的過程,是促進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行成與發展的過程,也是人的精神需要與實現自我價值的體驗過程。
三、藝術教育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是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有機結合,是激發人強大的創造力的動力
人的思維分為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兩大類,二者不可分割。如果只重視其中的一種,就是不健全、不全面的思維,它可制約一個人素質的全面提高。有不少人認為,藝術教育只適合藝術類或文科學生,學理工的去學藝術是不務正業,勞民傷財。實際上并非如此。生理學家認為,人的大腦左右兩半分別側重于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形象思維的一大優點便是可有力地啟動思維,增強想象力,有利于使學生成長為開拓型、創造型人才。玩沙子、捏泥人、看螞蟻搬家,對孩子來講都是十分重要的,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的必要的營養素。離開了這些,沒有童心,沒有童趣,缺乏想象力,就很難培養出健全的人格。因此,我們一定要在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同時,注意通過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成為思維健全的高素質人才。使其思維得到均衡發展。
由此可以看出,藝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藝術教育并不是可有可無的“副業”,而是培育合格人才的重要內容,藝術教育是“養心”的教育;它是注重學生的智力開發,培養學生感情和發展學生能力的教育;在美感中動之以情,在愉悅中曉之以理,藝術教育在培養人的道德修養、審美情趣和創新精神等人的藝術素質方面是其它教育無法替代的。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今天,我們各級各類學校以及社會的有關方面都應重視并加強藝術教育的實施,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綜合素質協調發展的一代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