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作者:陜西省大荔縣步昌鄉安昌西林希望小學 段曉莉
發布時間:2012-09-04 09:28:2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21世紀是一個探索、改革、創新的時代,創新能力成為一個國家在國際競爭中的重要因素,教育作為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基地,擔負著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責任。小學教育是教育的基礎,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最佳時機。在這方面,小學語文教學就顯得尤為突出。那么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下面就自己在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談幾點粗淺看法。
一、培養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向導,是創新的動力。只要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能始終保持高漲的求知熱情,有了興趣才能夠從學習中得到樂趣和滿足,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小學語文教學作為培養學生的一種重要教學手段,除了應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外,還應該保持學生對知識需求這一原動力的培養,以熾熱的愛和無私的愛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設疑問難,引起思維
質疑是發展的源泉,一切創造源于問題的發現。教師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敢于質疑,敢于對文章提出“為什么”,不懂的地方就要問個明白,這樣才能從發現的問題中得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從中找出一些新途徑、新方法。如:小學語文課第十一冊課本中《我的戰友邱少云》一文,在理解詞不達意句的基礎上,讓學生指出邱少云是怎么做的以及他為什么這樣做,教師要授之以理,讓學生進行創新性發言,各抒己見,最后歸納得出:邱少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為了戰斗的勝利、為了戰友的安全,寧愿犧牲自己,嚴格遵守紀律的高尚品德是我們每個同學學習的榜樣,從而加強學生對課本人物的崇敬之情。
三、培養學生大膽聯想
豐富的想象是創新的翅膀,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想象,進行大膽聯想。正如愛因勘探坦說的:“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則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世界的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如:小學語文第五冊課本中《七色花》一課,在講授時讓學生大膽想象,假如你有實現愿望的七色花,你會怎樣做?你覺得怎樣用才有意義?這樣學生在學習課文時會對文章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
四、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教育過程中一對最重要的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對學生施加教育的基礎和手段,教師和學生建立和諧的關系,他才能充分發揮積極的教育作用。在教學中,教師不能自己說了算,要尊重學生課堂上表現出來的獨立性的創造性,以誠懇、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無論學生回答正確與否,教師都要給予鼓勵,教師要多運用贊揚性評語來評價學生的回答,讓他們始終積極思考,點燃智慧的火花。比如:某位同學在繪畫方面表現良好,就應該對其進行表揚和肯定,讓他抓住自己的特長,讓微弱的火花燃起熊熊的創造火焰,從而培養起他們的創造能力。
總之,通過上述四個方面的培養,創造一個寬松的教學環境,就能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不斷發展,從而使其素質得到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