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數學新課改
作者:陜西省禮泉縣趙鎮高中 高 偉
發布時間:2012-09-04 10:36:4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發現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真正按標準要求來做的卻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習慣了傳統的教法,一時間難以適應新的要求;二是擔心改變了方式方法,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怕耽誤學生的學習成績;三是想改變,但卻不知道具體該如何去做,而新課改標準賦予了高中教師新的工作內涵和要求,作為高中數學新課改標準的實施者,我結合自己對新課改的理解和教學實踐,談一些看法與認識。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人們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興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對正在進行的活動起推動作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覺性是構成學習動機的重要成分。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注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適當引入他們喜歡的活動,如講故事、做游戲、表演等,使他們產生樂學,好學的動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比如在上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這一節的時候,我就和學生互動做游戲,讓學生猜我的手機價格,限定范圍在100~1000元之間,學生的興致立馬達到了極點,在此活動中,經過適當引導,學生就能感受到逼近的思想。
二、優化課堂結構
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點,難點以及能力要求。要結合學生的基礎嚴格控制難度,但又不降低基本要求,把教學目標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上,在習題的處理上,需要示范的題目,教師要作好示范,能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的,堅決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并適當配一些同類型的題目進行強化練習,讓學生比較、分析、總結。
三、注重學生的探究過程
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應把學習數學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求學生自主探索,自己去發現規律,對于探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對于好的想法,要及時地肯定和表揚,對錯誤的地方,不要批評,教師要分析出錯的原因,使他們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
總之,作為高中數學教師,要不斷加強業務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質,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力爭在新課改中有所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