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情感不成教育——談高中英語情感教育
作者:陜西省蒲城縣孫鎮中學 ■文/楊 雅
發布時間:2012-09-03 09:49:1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英語教學活動既是傳授語言知識、形成語言技能、發展認知策略、培養人文精神的實踐活動,也是在特定情境中的人際交往活動。因此,在英語教學活動中,積極的情感交流能起著激發、定向、推動、引導和調節學生學習活動的動力作用,直接影響學生的智力發展和認識過程。
一、關心愛護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師生關系的好壞能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而融洽的師生關系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促進其英語學習。如我會利用課前兩三分鐘的時間與學生進行輕松的談話:“How are you today?” “You look great!” “You seem to be upset, what’s wrong?”等等,這些不起眼的小對話,使學生感受到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從而把良好的情緒帶到學習中去。課后我經常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和愛好,耐心傾聽他們的喜怒哀樂,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生活問題。這樣與學生心心相通了,得到了學生的信任和愛戴,學生自然而然就喜歡上我所教的這一科目,把對老師的情感遷移到老師所授的課程上來
二、開發利用教材中的情感資源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1.用教材內容中蘊含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打動學生
高中英語教材含有豐富的思想教育內容,如有關Yuan Longping, Stephen Hawking,Lin Qinzhi等偉人、名人的課文。對這些課文的學習領悟就是一種很好的情感教育過程。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自己先進行體驗,然后進行認真備課。當然,備課既進行認知性備課,注意在知識性、技能性、智能性方面備課,又進行情感性備課,注意在感染性、體驗性、表情性方面的備課。
2.發掘教材內容背后的情感讓學生體驗情感
教材的編寫者在編寫教材某些內容時,他的有關情感會自然遷移到對該內容的編寫之中,不自覺地隱匿于教材內容深處。因此,在教學中,我總是仔細品味,琢磨教材內容,把隱藏在教材內容背后的情感因素發掘出來,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得以情感體驗。
三、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發揮學生的積極情感
1.“任務型”學習活動
任務型學習是培養興趣、激發動機、樹立自信、合作精神的最有效的途徑。首先,在合作活動過程中,為完成共同任務,他們必須共同努力,實現小組目標。其次,在活動中,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任務,每人必須把自己的信息提供給大家,在這些近似真實的交際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最后,在執行任務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承擔一定的責任,既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也要對小組同伴的學習負責,這就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責任心。
2.巧用英語例句,遷移學生的積極情感
英語教學中經常會用到大量的事例,在教學中 , 我十分注意例句的選用,盡量避免一些可能損傷學生自尊心和打擊學生自信心的句子, 如 : 在 although 一詞造句時 , 以下兩個句子都正確無誤:
a.Although he worked very hard, he didn’t pass the exam.
盡管他非常努力地學習, 卻沒有通過考試。
b.Although he failed the exam, he didn’t lose heart.
盡管他考試不及格, 他并不喪失信心。
但很顯然,b句比a句更具樂觀色彩。長期下去,這種樂觀、向上的課堂氣氛會對學生產生雖微妙卻能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
四、善用評價,激勵學生,體驗成功
1.巧妙地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情感性評價
根據情感教學心理學的原理,教師可以從情感的角度對教學評價進行優化處理,使自己在對學生學習中的反應作出認知反饋的同時,給予學生情感上的影響,以充分發揮學生在情感方面的積極作用。
2.結合作業檢查對學生做出積極評價
作業評價是學生與教師溝通的一塊園地,也是同學們之間相互比較的根據、相互競爭的動力。細致的批改、積極的評價,不僅反映了一個教師的工作態度,也影響著學生對學習的態度。批閱時不僅要給予對、錯評價,而且還要對學生寫錯的予以更正并指出錯誤原因,同時也要針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時提出建議,給予指導。
對學生來說,情感總是伴隨學習的全過程,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滲透情感教育,激發并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他們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以使他們樹立自信心,鍛煉克服問題的意志,養成和諧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