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之我見
作者:陜西省榆林市府谷縣府谷鎮(zhèn)第一學區(qū) 王鵬飛
發(fā)布時間:2012-09-03 09:41:0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2000年,22歲的我走上教壇。三尺講臺灑下了我?guī)自S辛勤汗水,望回首,經(jīng)過十二年的教書育人歷程,深感當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因此我結(jié)合工作實際,通過觀察、摸索、實踐體會到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做到“愛、嚴、勤”。
一、 愛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變成美好的明天”,教師愛生是教師的天職,學生在家靠父母,在校的“父母”就是班主任。班主任把愛心獻給學生,學生才會把班主任當作貼心的人,才會自然打開接受教育的閘門,教育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長期以來,我都用父母般的愛去關(guān)心每一個學生,把愛傾注于學生身上,使學生在求學的路上健康成長。
如我在任六年級班主任時,擔任六年級的科學課。一天我正在全心全意講解課文知識時,忽然發(fā)現(xiàn)有個叫蘇偉的同學在埋頭做數(shù)學作業(yè)。我悄悄走到蘇偉的座位,輕問他為什么不留心聽課,然而蘇偉卻是劈頭一句:“我就是不上你的科學課。”頓時我感到有點惱火,將他的作業(yè)本拿上講臺,并要求他認真上好科學課。但蘇偉隨即站起身,把科學書摔倒地上。這種失去師道的場面,使我感到十分氣憤,但我還是強忍著,心平氣和繼續(xù)上課。課后,我叫蘇偉同學到辦公室進行教育,可是蘇偉同學不肯,與班主任對抗。我經(jīng)過一段時間了解,發(fā)現(xiàn)蘇偉同學是在一個特殊家庭長大的,蘇偉出世不久,家庭連遭不幸,30多歲的父親為謀生而遭車禍身亡,接著母親改嫁他人,這個家只剩下蘇偉1人,他那幼小的心靈受到嚴重創(chuàng)傷。后來,由患有精神病的外公接養(yǎng)。我了解到蘇偉身世后,認為蘇偉同學上科學課做數(shù)學作業(yè),與教師作對,是一種心理不平衡的表現(xiàn)。他從小失去了父母的愛,失去親友的幫助,從而導致蘇偉的性格孤僻、失去信心、意志脆弱、自暴自棄,實質(zhì)上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容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和嚴重自卑感,難以感化。對蘇偉同學必須摸清心理狀態(tài),循循善誘,既動之以情,又曉之以理,使他樂于接受。于是我在班中成立“蘇偉幫教小組”。此后,幫教小組經(jīng)常以母親般的愛去關(guān)懷蘇偉同學,經(jīng)常對他進行耐心教育,時時處處關(guān)心他,有時碰上下雨,我就拿傘給他。面對他的家庭困難,同學們和教師多次捐款、捐物幫助蘇偉同學解決生活問題。一次,蘇偉同學腳踩上鐵釘,腳變得紅腫、腐爛,沒有辦法來上課,我?guī)е鴮W生多次看望他,并且組織學生輪流照顧他。這樣蘇偉同學終于感動了,他掉下了一串串悔恨的淚珠。此時,我抓住機會耐心教育他,并鼓勵他不斷進步。蘇偉在我與同學們的幫助下,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成績一天天進步。上科學課也變得非常合作,與同學們關(guān)系變得融洽。學期末,同學們一致評他為“三好學生。”我就是這樣,以父愛關(guān)心每個學生,因材施教,把握好教育良機,培養(yǎng)優(yōu)生,感化每一個學困生。
二、嚴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嚴”,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把“嚴”與“愛”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才能樹立起威信,學生才能產(chǎn)生由衷的敬佩,產(chǎn)生強大的教育感染力,從而培養(yǎng)嚴謹向上的班風、學風、進而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
1.嚴抓“行為規(guī)范”。學生的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逐步形成的,班主任的教育必須從學生身邊的每一件事做起。因此,我每新接一個班,都首先確立培養(yǎng)集體的目標:安全、文明、勤奮、求實的集體,并把行為規(guī)范寓于目標管理之中,實行行為規(guī)范百分競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我所負責的班上學期連續(xù)4次評為文明班,學期末被授予先進班的光榮稱號。
2. 嚴抓學風。學生的任務是學習,完成學習任務的保證是學風。我每接一個新班,都對學生提出:尊敬老師,勇于創(chuàng)新,立志成才。在每次考試之前,我都找每位學生做一次思想工作,給予學生信心與鼓舞,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有思想矛盾的學生及時加以開導,使學生卸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要求學生制訂各科奮斗目標。故此在面臨考試時,學生個個鼓足勁頭,信心倍增。在課余、晚飯之后,學生都自覺回到教室溫習功課。
三、勤
1. 勤跟班。觀察學生變化,能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減少事故發(fā)生。一日之計在于晨,早上起床,與學生一起參加體育訓練,指導學生擲實心球、跳沙池、跑50米,使學生的體育技能不斷進步。
2. 勤與學生談心。學生也是人,作為班主任,勤與學生談心,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課余,我和學生討論學習心得,談人生、談理想,把學生當朋友一樣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