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每一位學生
作者:陜西省漢中市漢中經濟開發區鑫源初級中學 曾漢軍
發布時間:2012-09-03 09:23:1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善待每一位學生,是情感激勵的首要因素。教師心中裝著學生,心中想著學生、服務于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到被接納、被信任,使其經歷體諒和鼓勵,進而潛能得到逐步發展和發揮。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尤其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善待每一位學生。
一、善待學習困難的學生
同一班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傾向一般不會在同一水平線上,他們的“發展期”也是不同的。對于“學困生”,我們一定要深入了解,既要了解自身原因,又要了解家庭、學校的原因;既了解學生的生理原因,又要了解心理特征,以便對癥下藥,因此,教育的關鍵是疏導、遷移,促使他們把旺盛的精力、智力和情感用到學習上來。“學困生”也肯定有他們的長處和“閃光點”等積極因素,這就需要我們去發現、去捕捉“閃光點”,及時地給予真誠的表揚,使他們體驗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要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一番愛心、誠心,從而迸發出奮發向上的決心和勇氣、力量。與此同時,我們還要適時地給他們制訂出適當的高而可攀的目標,使他們看到努力的方向。由于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好一般都是因為長期的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方法不科學、不會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而造成的,所以不能指望一、兩次談心或輔導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一個漫長、復雜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正確對待學生的反復,深入調查和了解反復的原因,不急躁、不嫌棄,要堅持不懈地做工作,并爭取與家長取得聯系,爭取他們的支持和配合,“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為了配合上述工作,考試的試題難度要適中,使學生始終有一種成功感。對于考試受挫的學生,要及時地幫他們分析失利的原因,以解除不必要的顧慮。
二、善待個性特別的學生
人是有個性的,這種個性表現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傾向。所以,教師必須持寬容態度,并努力優化其個性優勢,不斷地幫助他們克服不好的一面,把劣勢轉化為優勢。就心理傾向來說,學生的愛好各式各樣,有的喜歡文科,有的喜歡理科,有的喜歡朗誦,有的喜歡運動,有的喜歡書法,有的喜歡寫作……俗話說得好,“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作為一個好的教師,對于學生正當的愛好,都應給予肯定、鼓勵,并加以重視和培養,實施因材施教,引導學生發展特長,開發學生潛能,因為愛好是一切發明創造的最直接的動力。在這一方面,我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1)創造條件,給學生多一片發展的空間。對于喜歡動手的學生,上課時可讓他上臺做實驗;喜歡思考的學生,可在課外多提一些思考性強的問題;喜歡運動的學生,可以多組織一些體育比賽,讓他們經歷失敗的磨煉和成功的喜悅……(2)精心培育,讓學生多一份創造。學生的創造力的培養需要教師抓早、抓細、抓實,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鼓勵他們多讀課外書、鉆研歷年的中考題;鼓勵自主學習,自己去發現問題并予以解決,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善待犯錯誤的學生
犯錯誤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無意的失誤,一種是有意的明知故犯,我們的學生一般屬于失誤。要說誰失誤最多,恐怕要數科學家了。試問:哪一項科研成果不是經過了幾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失敗才取得?“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學生是人,而且是未成年人,不是圣人,在成長過程中有待于我們教師去培養造就,難免會有失誤、會犯錯誤,作為教師一定要善待學生的失誤、要善待犯錯誤的學生,給他們改正的機會,因為我們是教師,而不是警察。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生難免有失誤、難免會犯錯誤,關鍵是學生犯了錯誤以后,老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幫助學生認識到錯誤的危害,并和學生一起分析,怎樣做才能少犯錯誤,甚至不犯錯誤。
陶行知先生說過:“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銀,只要你的心?!敝灰處熡眯娜ド拼恳晃粚W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信任學生,那么學生所有的嫩芽在教師言談舉止的百般呵護滋潤后,將會更好地茁壯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