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縣農村小學布局調整的逐步到位,集中優勢教育資源辦規模化的寄宿制學校已成為定勢。它可以解決偏遠山區因生源稀少而辦學艱難的問題,也可以讓農村孩子享受到比較優質的教育資源,并有條件可以開齊開足各門功課;能讓學生得到充分的鍛煉,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減輕了家長的負擔;緩解了農村孩子和“留守兒童”上學難的問題。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和不足,學生住進了學校,家長的負擔是減輕了,而學校管理的難度卻加大了。如:學生年齡小,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學生長期住校,生活規律機械、單調;師資力量薄弱,教師的工作量增大,精神負擔加重,心理壓力加大;學生集中住校后,學生自身的衛生狀況不容樂觀等等。

一、寄宿制小學管理現狀

1.學生年齡小,管理難度大,安全隱患多。就目前來看,我縣寄宿制小學一般都沒有專職的生活教師,對住校生的管理,從早上起床、看護、夜間巡查,大多由班主任及值周教師輪換負責,工作內容看似簡單,但強度很大。城區寄宿制學校雖然向社會聘請了學生宿舍管理員,但只是負責對宿舍樓的衛生打掃,負責樓門的開鎖,晚上在宿舍樓值班而已。但對于怎樣讓學生睡好覺,防止學生夜晚著涼、尿床等卻難以細致到位。學生一切問題仍由班主任負責,他們需要為學生付出極大多的耐心、愛心和責任心,他們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重,他們的付出與回報及不對稱。

2.學生學習生活機械、枯燥,環境單一、單調。我縣寄宿制小學大都沒有配備音體美專職教師,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同樣無法正常開設。

3.學生自身的衛生狀況不容樂觀。由于住校的學生多,教師不可能全部都能顧及到,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幼齡學生,衣服、鞋襪臟了不會洗,無人教無人管;甚至有學生尿床更無人過問。平時學生的個人衛生也不樂觀,學生的手、臉、頭、衣服都不能得到及時清洗,很多學生不能做到天天洗腳、洗澡,教室里、宿舍內異味很大,特別是夏天,那異味就更大了,長此下去,學生的健康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二、寄宿制小學管理對策

1.規范管理。要制訂《寄宿制小學管理規范》,合理組建三套教師隊伍:一是語數英科社文字學科教師;二是音體美勞藝活動課教師;三是后勤生活保健教師,做到通力合作,均衡發展。寄宿制學校必須加強保育工作,可從現有教師中挑選培養優秀教師擔任保育員,實行食宿“雙陪”制。特別是對小學低年級自理能力差的學生衣、食、宿要進行全程陪同,做到讓學生吃得好、睡得好,杜絕發生安全事故。

2.強化安全保衛工作,學校要堅持實行封閉式管理和嚴格的門衛制度,對學生出入校園和外來人員進校嚴格控制。實行家長接送制度,確保學生上學和放學路途安全和乘車安全。

3.配備具有濃厚愛心的“媽媽”老師。學校應全方位思考,鼓勵教師爭當“愛心媽媽”老師,要求老師能夠精心細致地關心學生日常生活,有高度的責任心、事業心和使命感,把每一名學生看成是自己子女,必須在夜晚要起床對學生宿舍查看,特別是保證學生的睡眠時間及睡眠質量。要對住宿學生的生活起居負責,如早晨起床教會學生疊被子,打掃寢室,刷牙,洗臉,將口杯、盆子擺放整齊等;吃飯時督促學生把飯吃完,洗碗;學生身體不舒服帶其看醫生,與家長取得聯系,能及時處理,就寢時要查寢;陪護學生睡覺;平時給寢室消毒、開窗,讓寢室通風透氣。做到讓學生在校學得安心,家長在家放心,學校部門之間、教師之間做好協調是必不可少的,要做到既分工,又合作,管理協調,才能使寄宿制學校工作開展的順利、有條不紊。

4.配備音體美勞藝專職教師。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基本保證,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僅要用學生喜愛的方式在課內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還要更多地開展一些有趣的課外活動。

5.設立小型醫務保健室。學校應從現有教師中挑選培養醫務保健教師,加強對學生進行個人衛生保健教育,做好學校的疾病防控工作,做到能及時處理學生中的小傷小病,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真正能減輕學生家長負擔,讓家長放心、滿意。綜上所述,寄宿制小學的出現,對于推動農村的教育向更高、更快的方向發展,加快農村人口素質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但同時也出現了很多想不到的問題。要使農村寄宿制學校不僅是學生的校園,而且是家園、樂園。政府和有關教育部門應該給予更多的政策規范和引導。同時也要求全社會的力量來關心教育,尤其是關心農村的寄宿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