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堂之提問藝術探究
作者:陜西省西安小學 劉 慧
發布時間:2012-09-03 11:11:5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語言的社會功能是語言最本質的功能,學英語就是要培養小學生的會話交流能力,除了要學會,更要學好,在我們的研究和總結中,發現提問就是一個主動學習會話的過程,而且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提問能力高低對英語的學習有直接的影響,隨著研究的深入化,我們對如何提高教師和學生的提問能力而展開一系列探討。
一、改革教師提問模式策略
課堂的提問模式一般有三種:基本模式、常規發散綜合模式和延伸提問模式。
1.基本模式,即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評價。這種機械的問答模式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與交際水平的提高。而將這種模式稍稍改動,效果則完全不同,改動后的模式為教師問——學生答——教師繼續問,這種模式讓課堂中的互動性增加,學生也能積極動腦,相互交流,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此次提問活動中來。
2.常規發散綜合模式,即常規問題提問和開放式提問的綜合模式。教師在課堂上,如果只停留在常規提問,用大量的時間講解單詞和練習,那么學生很快就會失去耐心和興趣,而如果在常規提問的基礎上適當加一些發散式的開放提問,那么就會激活學生的思維細胞,從而積極思考,認真聽講和回答。
3.延伸提問模式,即幫助教師將學生個人經驗與生動的外部世界聯系起來,使學生愿意說,有話說,并在說的過程中發展交際水平。
二、促進學生主動提問策略
作為教師,我們應當盡可能地把提問權交給學生,通過讓學生自己提問來活躍課堂教學,為他們提供動腦、動口、交際的機會,為他們進一步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
1.營造輕松教學氛圍,消除學生內心顧慮,從而勇于提問
英語課堂上的學生相較于語文課堂上要緊張,這就需要我們英語教師多下工夫在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上,不要一臉嚴肅貫穿于整節課,適當的微笑和小幽默會使學生身心放松,從而敢于舉手提問,發表自己的見解。
2.創造提問機會,激發學生提問熱情,從而有問題可問
比如:在學習一篇看圖說話的課文時,可以采用生問生答的方式學習,讓學生自己觀察和獲得圖片中的信息,自發提問,讓其他學生來回答,并可以采取小組比賽的方式來競賽,從而激發學生提問的熱情,教師只需要在適當時候給予提示和幫助即可。
3.給予適當引導,觸發學生提問積累,從而達到會問
小學生詞匯量的積累有限,有時候想要用英語來完全表達自己的問題時會遇到困難,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教師給予他們點撥和幫助,來激活他們以往積累的知識和感受新知識所帶來的新感受?;蛘吲囵B他們的提問能力,達到在提問的時候不提無效或偏離主題毫無意義的問題等。
4.認真傾聽提問,糾正學生提問錯誤,從而達到正確問
學生在問問題時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一些錯誤,教師該不該糾正,何時糾正等問題普遍存在我們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我認為糾正學生提問中的錯誤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瞅準時機,不要操之過急,打斷學生發言,一定要等到學生表述完畢后再給予糾正。
5.平衡提問機會,及時評價學生提問,從而達到人人問
由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參差不齊,所以提問能力也有高低之分,這就要求教師在提問對象的選擇上既要顧及到more able students(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也要想到less able students(學習較困難的學生)。把不同的機會留給不同的學生,把很難的問題留給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把簡單的問題留給學習較困難的學生,這樣既提高了前者提問能力,又激發了后者的學習興趣,一舉兩得。其次在學生提問后,教師一定不要忘記及時給予學生評價。
三、效果與反思
布魯納認為:“學生不是被動的、消極的知識接受者,而是主動的、積極的知識探究者?!蓖ㄟ^對教師和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上通過對教學方法的調整,能更好地服務于學生,而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更學會了敢問、想問、會問、正確問、人人問等學習技能,這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每一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作為教師,在我們的工作中應抱著嚴謹的研究態度來對待教學中的每一件小事和細節,做一名科研型教師,這樣我們的英語教學才會穩健而踏實地向前,成功的課堂需要我們的努力與探索來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