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論述了互動式教學的特點以及怎樣有效的利用互動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要真正做到互動式教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營造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

新課程教學理論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我們應該倡導學生自主參與、探究發現、合作交流的教學方式。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形成了以教師、學科為中心的固定模式,這就決定了教師的“權威”地位和學生的被動地位。因此,切實落實新課程改革,首先得轉變教學觀念,摒棄所謂的“師道尊嚴”,把自己由知識的傳播者轉化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幫助者、協同者。 其次應該轉變教學方式,不再只注重化學知識教學,而是更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感受、經歷、討論、合作、興趣、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價值,從“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中解放出來,根據各班實際以及各課的具體內容,合理安排教學計劃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思考、討論,保障學生感到心里安全和心里自由,為課堂上師生互動教學做好思想準備。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并為廣大學生發揮潛能創造條件,提供發揮才能的舞臺,營造出“教是為了不教”的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探究、自我提高的氛圍。

二、設計合理的有激勵性的評價體系,鼓勵學生踴躍參與課堂教學

1.展現教師個人魅力,與學生成為朋友

以往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學生對一門學科的好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個人魅力。平時和學生接觸過程中,不擺教師權威架子,以朋友的角度和學生交流,說話時換種語氣,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也會和你走得很近,同時,以努力、敬業、拼搏的工作方式來感染學生,讓學生從內心感到我是和他們一起在學習,探討問題的,讓學生相信你的能力感受到你的魅力。如果學生喜歡你,在你的課堂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高,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心理更加放松。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知識,把枯燥的課堂學習變為一種美的享受,這必將大大提高課堂的效率。為此,要求教師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經常深入學生群中和學生談心,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關心他們的思想動態,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使自己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2.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題

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把完成教學目標,實施教學方法視為課堂教學活動的標準,而應深入淺出地用盡可能簡潔的語言將知識要點化,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就某個問題進行思考、討論、交流,適當地提供幫助,相信他們能夠解決相應的問題,盡可能地引導學生用實驗去驗證他們的結論。在學生實驗時要把權力交給學生,讓他們大膽去驗證,在遵循基本實驗操作要求的前提下,只要完成任務,達到目的,完成的過程可因人而異。例如在高三復習鹽類的水解這個專題,我改變以往的講練結合模式,采取學生自學討論,回答問題,反思總結,對點訓練,這個方法的實施讓我們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讓學生更自信,這節公開課也給周圍很多老師一個很大的啟發,放手讓學生去做,相信他們!

3.從基礎落實入手,讓學生在進步中喜歡上學習

在實施互動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一定不要淡化學生基礎的落實,不要在追求高效的課堂教學中忽視了教學的核心。針對此問題,教師一定要精心備課,對教材深入挖掘,對內容重新組合,把握學生的學情,合理安排問題,因勢利導,設法將化學學習以“有意思”的方式進行,將教學任務以“有意思”的方式提出,使學生在潛移默化學習中落實基礎達到目標。

三、引導學生優化自己的學習方法,關注學生終身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另一方面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他們凸顯自己獨特的個性特征,盡情發展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互動式教學的實踐,不僅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法也改變了我的課堂。作為教師,我接受了以誘導為主,以學生為主體,重學習過程的教學理念和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而我的學生受益更大,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信心、競爭意識、合作意識、主動意識明顯增強,促進了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當然這只是我自己在新課改中摸索前行的一些感受,希望給正在黑暗中和我一樣摸索前行的人們一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