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1.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現行的班級授課制度下,師生互動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形式,學生互動則處于微不足道的地位。但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們可以各抒己見,每個學生都可以提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每個學生都能從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體驗和鍛煉。 這樣一方面增加學生學以致用的機會,另一方面也會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自身思維能力的有效提升。

2.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提高學習效率

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面對同一個問題,會有很多不同的見解和看法,進一步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保證了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

3.小組合作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自身素質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是通過同學之間的互相協作和互相幫助,彼此交流知識。小組合作學習使每一個成員都融入集體中,讓大家感受到一種“小家”的溫暖,進而能夠增強學生們的集體團隊意識。在小組成員進行問題探討的時候,每位同學可以互相鼓勵、互相補充,進而不斷增強同學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同時,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共同促進,也學會了如何關懷和幫助他人,能夠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形成自主自強、合作探究的習慣。

二、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1.合理劃分學習小組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合理劃分學習小組十分重要。構建合理的學習小組,對合作教學的開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根據課堂座次劃分。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所在的座位進行分組。這樣分組的優點就是方便迅速,組員之間也是較為熟悉,能夠更好地進入狀態;其次,根據學生成績進行劃分。在這個劃分方法中,還可以衍生出幾個劃分方法:按照成績的高低依次劃分,這樣劃分可以體現出優等生的優越性,實現跨越性的發展;優等生和學困生交叉劃分,這樣可以形成良好的帶動作用。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心理素質等靈活搭配成若干學習小組。組內成員要有明確的分工,每人一崗,定時輪換。這在組織形式上保證了小組內部的有序運行,又提高了合作的參與度與合作效率。

2.強化教師對小組的引導

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角雖然是學生,但是也不能缺少老師必要的引導。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語文老師要對合作學習的內容進行精心的策劃和組織,從而形成一個有序的體系,以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首先,教師要善于把握時機,根據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例如“新課導入”這一環節如果適時引入小組合作進行討論,讓學生從對舊知的復習中發現問題,則顯得形式上較活潑,學習興趣也容易被激發。其次,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在發表自己見解的同時,學會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學會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避免無效學習行為。再次,引導學生掌握正確方法。例如,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學生遇到問題,老師應該適當進行提示,防止學生的自信心受到打擊。總之,只有不斷強化老師對學習小組的引導,才能夠保證學習小組的高效、穩定運行。

3.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不是生來就有的,要想讓小組合作學習取得成效,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讓學生認識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點就在于合作,是以小組形式進行學習,通過成員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依賴,進而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其次,在課堂中創設團隊合作的情景。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小學課本的時代性和活潑性,利用課文內容指導學生采取佳作評說、夸夸小記者、我是語文老師、演出課本劇等具體形式,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團隊技能,掌握團隊合作的技巧,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4.優化教師的評價方式

在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之后,老師應該要把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有機結合起來,然后把對合作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統一起來。這樣一來,就使得每個小組的成員認識到自己的團隊是一個共同體。教師要告訴學生:個人目標的實現必須依托于集體目標的實現,從而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小組評價的過程中,對個人合作學習參與度、積極性、獨創性等也要給予恰當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證小組合作教學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