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的設計是一種教學的藝術,因此也不會找到一種固定不變的模式,再加上教師的創造力也是無窮的,所以導語的設計也是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的。選用哪種方法,不同的教師依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具體情況,一般都有自己常用的設計方法。我常用的設計方法有以下幾種,僅供大家參考:

1.感情投入,拉近距離法。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初次接觸的班級和學生,有利于迅速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得到和學生的好感和認可。

2.開門見山法。就是直接點明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及重點,以引起學生的注意。

3.直觀教具法。初中生還處在青少年時期,偏重感性認識,思維正處于由形象向抽象思維過渡時期。根據這種心理特 點,在教學中應大膽使用多媒體及實物、標本、模型、掛圖等直觀教具,引發注意力,激發興趣。

4.引入法。引用與課文的主要內容或主要事物有關的名言、詩句、諺語等作為導語,既有利于學生積累材料,又可以提高語言品味。

5.類比法。我在教學《旅鼠之謎》時這樣導入:同學們,在神秘的自然里有許多讓我們震驚的事,還記得斑羚飛渡嗎?那悲壯的一幕曾讓我們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然而我們卻無從知道它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自救行為,留給我們的是一個難解的謎。在自然界里,這樣的難解之謎還有很多(出示旅鼠圖片)。這是生活在北極草原的北極旅鼠,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今天我們一起來傾聽一個獨闖北極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位夢華給我們講述的故事,我相信大家聽了這則故事后,一定迫切地想去探究發生在旅鼠身上的秘密吧。

6.情景模擬法。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描摹一幅圖景或一種意境,從而讓學生深受感染,激情澎湃。如特級教師于漪在講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時是這樣導入的:“每個同學的圖畫書里都有這樣一幅人民英雄紀念碑,當你們看到這幅畫時,曾想到過什么呢?我在一個陽光灑滿天安門廣場的上午,瞻仰過人民英雄紀念碑。啊!巍峨啊,它有十層樓那么高,看到它,先烈們的高大形象如在眼前;堅硬啊,花崗巖,漢白玉那樣莊嚴,那樣雄偉,象征著革命先烈意志如鋼。現在讓我們隨著作者的活動順序和碑的方位順序,認識和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這段導語描摹出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巍峨和質地堅硬,讓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就有了大體的概念,而且語言極有感情,學生們的思維極易跟著老師走,學生的感情極易激發。

7.情趣故事法。故事對學生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因為它有生動的情節,豐富的內涵。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述故事或事例來感染學生,從而順利、生動地導入新課。如有位老師在講授《競選州長》時,先講了馬克·吐溫的一件軼事:馬克·吐溫 發表了《競選州長》的小說后,一次在大街上遇到了紐約州州長霍夫曼。霍夫曼對這位小說家極端仇視,對他說:“馬克·吐溫,你知道世界上什么東西最堅固嗎?什么東西最銳利嗎?我告訴你,我的防彈車最堅固,我手槍里的子彈是最銳利的!”馬克·吐溫聽了微微一笑,說:“我了解的和你說的可不一樣啊,我覺得世界上最堅固最厚實的是你的臉皮,而最銳利的呢?是你的胡須。你的臉皮那樣厚,可你的胡須居然能刺破它長出來,還不銳利嗎?”聽完這則故事,學生在快樂的笑聲中明白了馬克·吐溫的語言是多么的幽默辛辣,那么讀了《競選州長》這篇課文,就更能了解馬克·吐溫小說的幽默語言和諷刺手法,更想學習《競選州長》這一課了。

導語的設計同時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要有針對性。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可接受的程度,采用不同的導入法,切忌生搬硬套,要做到靈活機動,不刻板,不單一。如《臺階》一文,既可引用現代詩《寫給父親》導入,也可播放滿文軍的歌曲《望鄉》導入,還可以講述一個關于父親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導入。這就要根據實際需要,采用最佳方式方法,真正做到既扣“文筆”,又扣“心弦”。

2.要明確“導入”與“整個課堂”的關系,不能讓“導入”淹沒整個課堂的教學。時間上應控制在5分鐘以內,不能太長。

3.為保證質量,導入一定要精心設計。對于可供操作的導入,盡量做好課前操練,確保萬無一失,切不可弄巧成拙,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