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課改五年來,交大二附中的教育教學質量日新月異,節節攀升,尤其是2011年中考成績位居雁塔區前茅,高考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績。

一、精心研究課標

交大二附中全體老師,自2007年6月開始高中課改以來,學校首先成立了教研室,并提出了“為教而研,研以促教”的教研宗旨,為追求高效率的課改教學既提供了組織保障,又提供了理論指導。在校教研室的指導下,高中課標人手一冊,人人自學,集體培訓,多途徑把握課標精神,多渠道領會課標理念,使課改始終沒有偏離方向,使教學始終沿著重視綜合素養,追求全面發展的正確方向前進。

二、精心鉆研考題

2011屆高三任課教師在認真研究了2010年高考試題的基礎上,對《高中課程標準》進行了再度研究,并精心研究和研討了2011年的各科考試說明,橫向比較研究每一個考點的考查形式,尤其是橫向比較研究課標卷考點呈現形式與考綱要求的關系。縱向研究同一考點在近幾年高考試卷中的考查變化,尤其是研究每一份試卷必考考點和壓軸考點的變化規律和變化指向,是“教會”中上水平的學生獲得高分的一條重要途徑。綜合研究各學科考題,準確把握試卷的考查重點、考查難點,尤其是準確把握每一重要考點和難點的試題呈現方式,在逐點過關的復習中讓“中等學生”見過、練習過同一考點以不同形式呈現的試題,是非常有價值的。

三、精心研究考綱

如何從對考綱的研究中吃透、吃準考題中對創新能力考查的變化,是引領學生高效備考復習的語文學科即在“閱讀理解”板塊中分別以客觀選擇和主觀簡答的形式考查,尤其重視在社科文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或實用類文本閱讀中考查,更突出的以想象方式在第四板塊“語言運用”和第五板塊“寫作”中以主觀形式考查。研究考綱要求和考題形式及 相互關系,能夠使備考復習做到目的明確、措施到位、突出重點、有的放矢。

四、精心設計課案

復習教案的編寫和設計,是高效復課的前提和保證。2010年筆者作為主管教學的副校長對全體高三教師提出:備考復習不能一本或兩本復習資料打天下,每位教師必須根據我們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編寫復習備考學案。高三年級組的每一位老師在復習備考的一年多歲月中在復習課案的準備和設計上花費了令人難以想象的精力和心血。

五、精心經營課堂

課堂畢竟是學習的主陣地,落實“高效課堂”的關鍵是:教師的工夫在課外,學生的提高在課堂。例如生物老師每節課前先預設復習考點,明確考點要求,并選好教學重點,選好對應訓練習題,在選題方面不以復習資料為本,而是以考綱為剛,以考點為本,自己編寫考點系列復習學案,自己選編訓練習題,逐點過關,當堂反饋,當堂調整,強化重點,對光合呼吸(2011年考題共17分,有上升趨勢)和遺傳變異(2010年考題共21分、2011年共8分,有下降趨勢)等難點,采取了預測命題趨勢,準確定位方向,下工夫指導要領,花力氣進行訓練等措施,促使了難點的突破。

六、精心選擇習題

精心選擇考點系列、綜合提升和模擬考試三個層次的訓練習題,是提高復課效率和保證復課效果的重要條件,也是避免“題海戰術”實現“輕負高質”的關鍵。高三老師采取了“四個輪子前進”的方式,一是精選高考試題做例題,逐點示例,逐點過關;二是自編我校學生易錯考點的復習備考學案,針對指導,反復訓練,逐步提升;三是只優選一種參考資料,按學生層次布置作業,鞏固當天復習內容;四是精選優質模考試題,著眼提升,反饋教學效果,查漏補缺,及時跟進。

七、精心培優補差

高三團隊各學科老師根據模考成績所反映出來的問題和學生學習梯隊,分層進行精心培優和悉心提高工作,是我們大面積提升考試成績,大幅度提高一本、二本和三本上線率的重要保證。

八、精心跟進輔導

大班教學的好處就是大面積擴大教育對象,大幅度提高生師比例,但大班教學的最大弊端是不利于個性化教學的具體落實,因為一個班里的50名學生都是鮮活個性的,都是具有差異的。為了解決個性差異、基礎差異、接受能力的差異問題,我們的高三老師在從2010年10月就開始了個別跟進工作,一是跟進尖子生,二是跟進“跛子腿”,三是跟進臨界生。對尖子生跟進著眼于提升摸尖,對“跛子腿”跟進式著眼于“摸尖治跛”,對臨界生跟進是為了促使其上線,或上一本線,或上二本線,或上三本線。

總之,高中新課程改革五年來,回顧我們學校快速發展的歷程,總結我校課改成功經驗,尤其是分析我校2011年中、高考取得輝煌成績的原因,固然離不開科學的管理理念,離不開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階段、每一個部門扎實到位、科學有效的管理舉措,但我們認為最為重要的還在我們通過高中課程改革做到了用“八精心”的高效教學理念來經營課堂,以教師的“高付出”實現了“輕負高質”的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