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職院校電工實訓教學問題的思考與探索
作者: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西安 任曉敏
發布時間:2012-08-31 14:44:5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 本文從高職教育教學實際出發,指出了目前高職院校電工實訓在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分析與研究了問題產生的原因。經過多年來對電工實訓教學的實踐與探索,提出了解決高職院校電工實訓存在一系列教學問題的對策,注重電工實訓教學的改革,使電工實訓教學在全新的職業教學理念下趨于完善。
【關鍵詞】 電工實訓 實踐與探索 教學問題 對策
中國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B
目前高職院校在“理論適用,實踐為重”的教學理念引導下,對于工科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做了很大修改與調整,精減文化基礎課程,對部分課程進行了一體化教學,突出職業技能實訓教學。為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根據電工實訓教學發展的實際情況,對電工實訓教學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進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電工實訓教學的必要性
在近幾年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高職院校工科類專業部分學生對強電方面的東西認知較少,對強電產生懼怕心理,這就給高職院校工科類專業提出電工實訓的教學要求。為突出高職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辦學特色,開設電工實訓,可使工科類專業相關專業課程的內容具有連貫性、系統性、整體性,對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可以進行全面拓展,同時為一部分對電工專業感興趣的學生報考“維修電工技能等級證”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從而拓寬了學生畢業后就業面和上崗能力。
目前電工實訓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
1.教學模式與教學要求不相適應
在電工實訓教學中依然使用傳統的實訓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應用傳統的“口授+板書+掛圖”的教學模式,先把大量的理論灌輸給學生,通過演示操作,學生再以固定模式進行模仿操作實踐,學生能夠做到“由會到精”和“由精到快”的訓練要求,但基本沒有什么創新,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2.教學設備落后,更新緩慢
實訓經費不足,購置電工實訓所需元器件較為落后,損耗元器件更換不及時,更新周期較長,嚴重影響著電工實訓的質量,束縛了現有實訓基地作用的發揮,特別是與現今生產第一線緊密聯系的內容較少,學生很難了解最新的專業發展動態和先進技術,嚴重地影響電工實訓的教學效果。
3.實訓教學內容與行業前沿技術相脫節
目前大部分實訓教師還是按部就班的把以前老教師技術經驗傳授給學生,對行業發展前沿的職業技能不熟悉,缺乏電氣行業領域先進技術與工藝知識,不了解現代企業對員工綜合素質的要求,無法使教學與行業、企業緊密聯系,這樣將會導致學生和社會需求脫節的現象。
電工實訓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1.轉變思想,改進電工實訓教學內容
以往的電工實訓教學內容局限于理論加操作和集中訓練學生必備的基本技能,內容缺乏設計性和綜合性,談不上開放性和職業性,學生的各種能力的都很難培養。在近幾年的電工實訓教學探索中,逐步將高職教育新的理念與多位教師的實訓教學經驗相結合,根據社會崗位需求形成一套以電工基本技能為基礎、專業技能為重點,注重培養技術應用和創新能力的電工實訓教學內容體系,即把電工實訓教學內容體系分為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三大部分,在基本技能上側重學生的操作技能,在專業技能上注重學生對技術的應用,在綜合技能上強調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同時要注重“產品”教學、創新制作和新技術應用。這樣既可以增加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將國家職業技能考核標準融入實訓教學內容。
2.以教學目標出發,融入新的教學方法
在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的思路引導下,明確教學目標,經過多方位的思考與討論,在教學內容上進行合理的改進,在原有實訓項目基礎上,增加設計內容,讓學生進行設計,然后進行驗證。同時,電工實訓應打破傳統的職業教育觀念,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項目教學法,變封閉式教學為開放式教學,把教學、生產與科研結合起來。即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項目、實際經驗為中心,此時教師不再是中心,而是學習過程的引導者與組織者。在每一個項目內容上,課堂上要進行師生互動,特別是鼓勵學生主動參加學習的情境,教學中除了教師提出項目任務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提出任務設計,自由選擇元器件和設備實訓。在具體實訓過程中不僅避免各小組之間的相互抄襲與模仿,而且可以改變以前單純傳授知識和模仿為主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動手動腦實踐中觀察、思考、想象。通過項目教學法與學生反復練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進而在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和個性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3.根據實際情況,分層次設計電工實訓教學過程
高職學院工科專業較多,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的實訓課時的多少,把學生分成不同的班。對于未曾接觸過電工基本知識的學生,主要培養學生的電工基本技能,根據要求設計和安裝電路,實現電路功能的能力;有一定基礎的學生,進行技能培訓——針對具體問題集中培訓,技能考核,使學生動手能力得到整體提升;基礎較好的學生還可進行課外綜合設計和創新設計。通過分班的組織安排,實訓內容的分層,落實到每個學生,不僅能做到因材施教、各得其所,而且學生在實訓過程中也受益匪淺。另外,還可實現實訓基地多種功能的開發,激勵學生的創造積極性。
4.嘗試建立開放式電工實訓基地教學管理,延伸實訓基地的使用功能
為了進一步優化電工實訓教學,在管理上可嘗試對電工實訓基地進行開放性管理,面向專業群學生開放。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入實訓基地進行培訓,一方面鍛煉基本技能,另一方面提高實訓基地的利用率,實現其價值的最大化;另外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開展對外服務,實訓基地向社會開放,可以將實訓基地新技術推廣,為社會培養專業技術人員,還可以進行職業技能鑒定培訓等,把電工實訓基地建設成集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教育培訓中心。
電工實訓教學的保障措施
電工實訓作為工科專業教學計劃中一項重要的環節,必須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充實、不斷完善,才能發揮其積極作用,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因此,提出保障措施,保證電工實訓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
1. 規范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
在具體的實訓過程中,實訓教師要因材施教,吸取傳統教學法的優點,重視項目的完成。在管理上對教師的責任進一步明確,同時要建立包括課件、電工實訓指導書、電工實訓考核標準、習題庫等教學資源庫,教學資源的全面和開放,進而有效地提高電工實訓教學質量。
2.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師執教能力
在電工實訓教學中教師應能傳授有關電工及電氣方面書中所沒有的新內容和新技術,這就要求實訓教師要站在在電氣專業發展的前沿,了解本專業發展方向,掌握本專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并能夠及時充實到教學內容中。因此,要求實訓教師努力鉆研業務技能,不僅要精通教學內容,還應充分利用學習資源,設計有效的開發資源,善于設計教學情境,切實提高教學水平,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給予宏觀的引導和具體的幫助。
3.加強企業和市場調研,緊跟電氣技術發展步伐
根據目前電工實訓教學具體情況,實訓教師應利用業余時間走訪多家企業和電器元件市場,對目前生產一線使用的有關電氣類的實訓設備和所需元器件進行詳細調研,購買足夠數量能夠代表電氣行業較為先進技術水平的實訓設備,進而及時更新相關元器件,這樣能使學生在實訓中學到和掌握本專業領域先進的技術和職業技能,避免出現學生所學和社會需求脫節的現象。
結束語
在傳統電工實訓教學內容基礎上進行改進與優化,采用項目教學法、分層設計教學過程等一系列對策完成電工實訓教學環節,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專業理論,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同時進一步使高職院校的電工實訓教學逐步趨于完善,拓寬學生的就業面,使學生在人才市場競爭中有更強的社會適應性,更好地突出高職教育“培養應用性人才”的辦學特色。
參考文獻:
[1]王向東.維修電工教學模式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04,(2):53-54.
[2]丁金昌,童衛軍.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2008,(2):57-58.
[3]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
[4]湯百智,杜皓.論高職實踐教學過程的優化[J].職業技術教育,2006(2):46-47.
[5] 朱達凱.高職教育實驗、實訓、實習芻議實驗[J].技術與管理,2008(9):P11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