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學在英語課堂中的運用
作者:陜西省府谷縣華陽學校 趙麗霞
發布時間:2012-07-17 14:40:0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在當前英語教學中,許多地方還存在著簡單刻板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這種簡單刻板的教學方法,只會使學生覺得無聊,不斷消磨學生學習的激情,這樣會使教學效果不佳。因而,我們要讓情境教學在英語課堂中的得到充分運用。
一、鋪設情境,寓教于樂
興趣,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直接動力。在教學時,可以開展“小品進課堂”等情境表演,這樣的情境表演可以使教學內容從靜止的紙面上站起來,引發學生的親切感與新鮮感,充分調動學生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使之在愉快的心境下保持著旺盛的學習熱情。我在教授詞匯和句型時就創設了一些簡單的情境,充分發揮了學生求新、求異、求奇的創造欲望,把機械性的操練融于有意義的情境之中,效果也頗佳。例如:在七年級的第一單元中,可以讓學生分組表演見面的問候語,我就把學生帶入社會讓他們在具體的見面吃飯等禮節性的環境里進行鍛煉,然后再回歸課堂。課堂上,學生們興高采烈、各抒己見,課堂氣氛相當活躍。這一情境教學法的運用,使得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了知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通過表演和觀看,學生對禮貌用語的重要性及其社會效果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表演時更是笑聲瑯瑯、掌聲陣陣,在這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對英語課也多了一份興趣,少了一份忌憚。
二、創設良好心理情境,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初中生在學習英語時,還存在著畏難情緒尤其是男孩子,他們害怕說錯,所以就不敢說,這時,我們就應當用積極的、鼓勵的、表揚的話語,為學生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從而營造積極平等的學習氛圍。例如教師從進教室那一刻起,就要以微笑來營造和諧、愉悅、活躍的課堂氣氛,創設出寬松的心理環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大腦思維,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教學中當學生聽不懂時,我們就應該去想辦法,試著拿實物,用肢體語言,來幫助學生理解;當提問時學生說錯或說不出來時,我們應以贊賞的眼光去鼓勵,師生之間這種平等的關系使學生愿說、樂說、會說,并且能樹立他們的自信心,為學生今后高效地學習英語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創設生活中的情境,激發興趣
在教學中再現一些生活中的的情境是十分重要的。如在生活中有去商店購物的對話場景,我們完全可以搬到教學中來,我事先準備了必備的物品,上課時把他們陳列出來,講臺便成了商品店,教師先扮演顧客,學生扮演營業員:
學生: What can I do for you?
老師: I want a pair of shoes.
學生: Ok!What color would you like?
老師: Black. How much are they?
學生:Twenty yuan. Is that all?
老師: Yes.
學生: Here you are.
老師: Thank you.
表演了一遍以后,教師再讓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交流,然后讓學生兩人一組到講臺進行表演,表演的過程是鞏固操練的過程,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新的句型。再如學習坐公交、生日宴會、看病等日常交際用語時,我都盡量用情境教學。這樣做不但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學會了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四、多種感官的充分參與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
初中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時期。在這一過程中,思維離不開形象和動作,現代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 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其效果遠遠高于單一感官參與。我們要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多種方法應用,會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的教學步伐中快樂地學習,并且各種能力得到發展,真正在老師的指導下快樂地學習。心理學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地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中。”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就應該讓學生的多種感官的充分參與最大限度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
總之,創設情境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置身于英語學習的歡樂海洋里,這種真實的感覺能讓學生記得住、忘不了,其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積極地學習,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可以大大加強語言信息的輸入,產生語言內化,做到學以致用,從而為進一步學習英語奠定良好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