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法學會在西北政法大學召開年會 李適時、婁勤儉出席
作者:西北政法大學
發布時間:2012-07-17 16:42:5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2012年5月26日,中國國際法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在西北政法大學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國際法學會會長李適時,陜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婁勤儉出席開幕式并講話。
西北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朱開平致歡迎辭。朱開平說,這次大會的主題選定為“當代中國與國際法——國家實踐及理論思考”,非常契合當前我國的外交法律實踐,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會議選題立足于當代中國的具體情境來解釋和適用國際法的原則和規則,將為我國更好地參與國際實踐提供良好的決策建議,必將對我國國際法學科的發展和進一步提高我國在國際法框架內的外交政策水平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他希望中國國際法學會和國際法學界的專家學者和西北政法大學建立更進一步的交流與合作,為我國國際法學科建設發展和我國教育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婁勤儉首先代表陜西省委、省政府對年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中國國際法學會長期以來對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所給予的關心與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說,陜西文化資源豐富、自然資源富集、科技資源優越、工業門類齊全。近年來,陜西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著力推進結構調整,經濟社會發展處于上升通道。當前陜西正處于全面建設以經濟強、科教強、文化強、百姓富、生態美為主要標志的西部強省的關鍵時期,諸多知名國際跨國公司紛紛來陜投資,設立研發中心、建設生產基地,迫切需要更加完善的、符合國際慣例的稅收、信用、監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體系作保障。他希望中國國際法學會進一步加強對西部地區特別是陜西對外開放的國際法律問題研究,進一步加大對西北政法大學的支持力度,為陜西培養更多的涉外法律理論與實務人才,為政府決策提供更多更好的法律服務和智力支持。
李適時在講話中指出,當前國際法在國際交往中的重要性日益顯現。應對挑戰,加強研究,快出成果,既是客觀形勢的迫切需要,也是國際法學人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他強調,加強國際法研究,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以我為主”,冷靜分析、理性判斷,準確把握國際關系發展演變的特點和規律;要始終服務國家利益,“為我所用”,立足實際、著眼長遠,緊緊圍繞我國對外發展戰略的現實需要,不斷拓展國際法研究的廣度和深度;要著力培養青年人才,努力造就一批適應形勢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專業化人才,為我國的對外發展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力支持,要不斷加強學會建設,促進學會與政府部門及企業的溝通,進一步強化橋梁紐帶和服務作用。
據悉,本屆年會是中國國際法學會第一次在西部地區召開的學術年會。在為期兩天的活動中,會議圍繞當前國際法領域若干前沿問題,就中國國際法事業的繁榮發展面臨的形勢、挑戰和任務等進行交流探討。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外交部、商務部及省人大常委會、省級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全國各地國際法教學科研機構的二百余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在開幕式上,中國國際法學會與西北政法大學簽署了共建“中國西部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與科研創新基地”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