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委 共青團陜西省委 關于堅持黨建帶團建 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 高等學校共青團干部隊伍建設的意見
作者: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委 共青團陜西省委
發布時間:2012-07-17 15:54:2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高校共青團在整個共青團事業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高校共青團干部是高校共青團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協助高校黨委對團員青年進行思想教育和素質培養的重要力量。“十二五”時期是我省建設教育強省的關鍵時期,在全面落實國家教育規劃和我省《實施意見》,促進高等教育實現科學發展的新形勢下,在高校造就一支忠誠黨的事業、熱愛團的崗位、竭誠服務青年的高素質共青團干部隊伍,關乎高等教育的發展,關乎青年學生的成長,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為進一步加強我省高校共青團干部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團干部隊伍的凝聚力、創新力和執行力,根據《黨章》、《團章》和《中共陜西省委組織部、共青團陜西省委關于新形勢下加強全省基層黨建帶團建工作的實施意見》(陜組發〔2011〕9號)及其他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提出以下意見:
一、堅持標準,從優選好配強高校團干部
1.建立健全團干部的選配機制。高校黨委要充分認識共青團作為黨組織后備軍的重要意義,將團的崗位作為儲備和鍛煉優秀后備干部的重要平臺,積極探索選人機制,暢通選人渠道。在選配校團委、基層團總支(分團委)領導干部時,要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原則,推行競爭上崗、差額選舉等辦法。
2.嚴格執行團干部的選配條件。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標準,大膽任用政治過硬、作風扎實、自律嚴格、善于做青年工作的優秀青年黨、團員擔任學校團的領導職務。為了保持共青團工作活力,高校團的各級領導班子在換屆和個別調整中,應保持合理的年齡結構。校團委書記、副書記提名年齡30周歲左右,在職一般不超過35周歲,最高不超過38周歲;團總支(分團委)書記、副書記提名一般不超過28周歲,在職一般不超過30周歲,最高不超過33周歲。對特別優秀的團干部,要大膽破格提拔使用。
3.確保團組織必要的工作力量。各高校要按照教育部、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共青團建設的意見》(中青聯發〔2005〕15號)規定,核定校團委專職團干部的編制;要根據《團章》規定,在團員3人以上的基層單位,建立團的組織,設置團的機構,配備團的干部。具備國民教育學歷資格的高校校團委班子要配齊配全,結構合理,分工明確,要配備書記1名,配備副書記1—3名;基層團總支(分團委)干部要配備得力,至少配備專職團干部1人。不能長期“以正代副”配備團組織負責人,因工作調動出現團組織書記空缺時,應在半年內配備。要切實落實有關規定,將校團委按照校內工作部門職級建制單獨設立,不得合并或歸屬于其他工作部門。高校黨委要有一名副書記分管共青團工作。
4.認真做好團組織換屆工作。高校團的各級委員會任期按《團章》規定,屆滿應及時進行換屆選舉。要以選好配強團組織的書記、副書記為重點,優化結構,形成梯次,從整體上選配好團的委員會。積極探索專兼結合的高校團干部構成模式,可選拔一定數量的青年教師和高年級學生做共青團工作。
二、嚴格要求,進一步強化高校團干部的管理
1.認真落實團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高校團委正、副書記按學校部、處級干部配備管理,并享受相應待遇。高校黨委在提名黨委委員候選人時,應考慮是黨員的團委書記。學校是黨員的團組織書記,可以列席同級黨的委員會(總支、支部)和常務委員會的會議。學校校委會等組織,都應吸收團組織的代表參加。要讓團組織書記參與有關決策,更好地了解大局、服務大局。
2.堅持和完善團干部協管機制。按照團干部雙重管理的規定,高校團干部的管理,以高校黨委管理為主,上級團組織協助管理。高校團委換屆時,其候選人應書面征求上級團組織意見;屆中調整書記、副書記時,也應事先與上級團組織交換意見,干部任免后,及時將任免通知抄送上級團組織備案。高校團委要協助學校黨委組織人事部門和院(系)黨組織做好團干部的管理工作。
3.建立健全評價考核機制。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對學校團委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的定期考核制度,考核中要廣泛聽取基層團組織和團員青年的意見。高校團委要把對院系團組織的工作考核作為協管工作的中心環節,建立和健全工作目標責任制,將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及時反饋給院系黨組織,為黨組織考察、使用團干部提供依據。高校黨委會每年要聽取1—2次共青團工作專題匯報,研究解決突出問題,對促進共青團工作健康發展提出要求,給予指導。
三、健全機制,切實加強高校團干部的鍛煉培養
1.加強團干部的教育培養。各高校黨委要把團干部的培訓納入學校干部培訓的整體規劃,有計劃地安排團干部學習進修。要增強團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注重加強理論武裝和黨性鍛煉,提高團干部服務大局和做好青年工作的本領。要根據團干部成長的特點和規律,采取交流輪崗、任職掛職等方式,把團干部放到危難險重任務中加強鍛煉和考驗。對發展潛力大的優秀團干部,要重點培養,跟蹤考察,及時任用。
2.做好團干部的轉崗輸送工作。高校黨委要把團干部的轉崗輸入同加強學校中層干部隊伍建設結合起來,同大力選拔培養優秀年輕干部結合起來。對接近或達到任職最高年齡的團干部要及時安排轉崗,一般根據本人條件和工作需要按相應職級妥善安排;對綜合素質好、工作實績突出、有發展潛力和培養前途的優秀團干部,要大膽提拔使用或重點培養,并積極向各級黨委、政府部門推介。對團委領導班子成員的轉崗要與學校中層干部的選拔配備有機結合,注意保持共青團工作的連續性。
3.加強團干部后備隊伍建設。適應團干部流動相對較快的特點,將團干部的培養、使用和輸送有機結合,以學校優秀青年人才為重點,加強青年黨團員骨干隊伍的培養,保證團組織充足的后備力量。要按照有關規定,建立學校團的領導班子后備干部隊伍,實行動態管理,有針對性地加強培養鍛煉,積極創造條件,及時把思想好、能力強、素質高、作風正、有培養前途的優秀年輕干部選拔到團的各級領導崗位上來。
省委教育工委、團省委將不定期對各高校貫徹落實本意見的情況進行檢查督導。
本意見適用于省屬公辦普通高校,民辦高校、成人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參照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