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遠程教育工程的順利實施,使廣大農村的教育教學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在課堂教學中,應用遠教資源已成為當今教學改革的趨勢,它使地處偏遠的農村孩子能夠享受與發達地區的孩子相同的教育資源。在學校規模不大、設備有限的情況下,廣大農村語文教師要不斷探索和實踐,恰當、合理、巧妙地運用遠教資源,使之更好地為語文教學服務。

一、妙用圖片資源,銳化學生感官

學生對事物的感受和情感體驗越深刻,對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徹。在農遠資源里有很多圖片,我們可以根據需要,把資源中的圖片直接加工展示給學生,來銳化學生的感官。

筆者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為了突出教學重點,我借助圖片資源制作成幻燈片,采取靜動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觀察體會并加深理解。比如:先打出小興安嶺的全貌幻燈片,采用反復移動片子的方法,讓學生直觀看到小興安嶺幅員遼闊、樹茂林密、一片蔥蔥蘢蘢的景象。學生從中領會到文章中為什么要把小興安嶺比喻為綠色的海洋;在教學小興安嶺“春、夏、秋、冬”四季各不相同的景色時,則采用固定幻燈片的方式,讓學生觀察每個季節的靜態畫面。體會不同季節的具體特征。學生通過幻燈片,再結合課文具體描寫的句子反復朗讀加深理解,使課堂較好地突出了教學重點。

二、妙用音頻資源,強化聽覺感受

如果說視覺是一種景象美,那么聽覺便是一種語言美?,槵樕峡诘奈淖趾陀难艅勇牭囊魳窌箤W生陶醉于文本的意境中,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聽覺的海洋,因為音樂是開啟人們情感閘門的鑰匙。

在農村遠程教育資源里有許多和學科相關的音頻資源,我們可根據自己的教學安排,適時從中選擇,應用與課文配套的配樂、朗讀錄音來補充教學,加深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達到語言文字表達所不及的效果。尤其對普通話不理想的教師來說,無疑是一種幫助。

三、妙用視頻資源,激發情感升華

感情對人的認識和行為起著刺激性作用。學生只有融人情境,與文本中的形象息息相通,產生共鳴,才能真正使教學成為學生的內部需要,達到讀懂課文、養成能力、升華情感的目的。在我們接收到的資源里面有很多視頻資源,如《課程資源》和《學習指導》欄目中有些視頻素材可用來直接教學,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荷花》一課通過“我”在荷花池畔欣賞到的景色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幻覺,展示了自然美,露了“我”熱愛自然,熱愛美好事物的心情。教學時,借助從《課程資源》中下載的視頻素材,學生欣賞多姿的荷花、茂密的荷葉、飄拂的柳枝、飛舞的蜻蜓和遠處的山川以及近處清澈的池水。然后圖文結合,讓學生細細品味眾多的白荷花從密密層層的荷葉中“冒出來”;荷葉碧綠”,荷花“雪白”,蓮蓬“嫩黃”,和諧美麗,多姿多彩。通過觀察畫面,品味文字,讓學生變換角度去想象:“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闭n文的第四自然段是神化的境界,這個境界是由于受到美的誘發而產生的。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段文字,單憑講解很難達到目的。教學時,筆者放了一段配有音樂的錄像,學生們看著看著,便進入了夢幻的荷花世界。這時,筆者輕輕一問:“你們在想什么?”學生們紛紛答道:剛才我仿佛變成了一朵荷花。”“我好像在做夢……”學生思維活躍起來,想象也更加豐富。這樣,通過資源的恰當應用,不但加快了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還提高了語文閱讀教學效率。語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一獨特的優勢,是其他學科所無法比擬的,教師應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挖掘,讓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使學生與作者、課文的感情產生共鳴,最后轉化為自己的情感。

四、妙用文字資源,拓展知識視野

小學語文中,學生對一些文本的內容不太熟悉,但是學完了以后往往還有濃厚的興趣想了解相關的內容。運用遠程教育資源可以查到非常豐富的學科相關文字資料,它仿佛是一個神秘、奇妙的圖書館,可幫助教師極大地滿足學生的求知心愿。

遠程教育如一縷春風,吹醒了小學語文教師,大家開始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遠程教育如一池活水,使小學語文教學方法靈活而精彩;遠程教育如催化劑,使小學生的素質快速提高?,F代遠程資源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運用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創新過程,只有我們不斷探索和實踐,恰當、合理、巧妙地運用遠教資源,才能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