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小學作文教學中想象力的培養
作者:江蘇省鹽城市解放路實驗學校小學部 陳其兵
發布時間:2012-07-16 09:00:2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一篇作文,沒有豐富而合理的想象,就如一棵缺枝少葉喪失了生機的樹。因此,想象力的培養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是很重要的,更是必要的。那么想象力究竟是什么呢?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應根據小學兒童心理發展的各階段性特征,認識孩子們內心隱含的創造力和創造意愿,讓孩子們主動參與探究性的學習和生活,從而培養其天真的想象,碰撞出一個個想象的火花,結出理想之果。使他們把所學、所見、所想和自己的現實生活與未來世界結合起來,做好人,寫好文。
一、豐富的想象來源于多彩的生活
要指導學生寫好作文,首先得教會學生多彩的生活,培養學生觀察生活,養成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好習慣。
1.要善于觀察生活,積累想象的素材
記得在我所教的一個六年級時,一些同學撒謊成性,有的謊言可以說是很難自圓其說,荒唐至極。就這一個很不起眼的現象被一名細心觀察的同學捕捉到了。通過他的想象,一篇題為《大灰狼真的會吃撒謊孩子嗎》的作文出世了。當我把這篇章作文當范文念給同學們聽時,許多同學笑了,而有些則聽得面紅耳赤。真沒想到,這絕妙幼稚的“諷刺”過后,班上撒謊的孩子明顯少了。
2.用心體會生活,展開想象的翅膀
觀察是思維的知覺,沒有思維的觀察是膚淺的,不是真正的觀察。觀察不僅僅是用眼睛看,更應用耳朵聽,用嘴巴嘗,用鼻子聞,用皮膚去感覺,用腦筋思考。要調動人體的多種感官去感受,這樣才能寫出悅耳動聽的聲音、酸得掉牙的味道、寒風刺骨的情景……只有把所感受到的情景交給大腦加工后,作文才能栩栩如生,感人至深。在《桂林山水》一文中,桂林山的奇、秀、險,水的清、靜、綠,無一不是作者用心體會的結果。作者穿行于桂林的山山水水,遐想連綿,把讀者領進一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勝境中。真是美不勝收,令人神往。
3.要深入現實生活,使想象切合實際
想象要豐富、生動,更要切合實際。這就要求在引導學生發揮想象的同時應該注意把所想的情境和現實生活相對照,把想象與現實生活中的事實聯系起來,巧妙設計,精心安排,用心加工,才能使文章生動有趣。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作者想象到小女孩在神志不清的時候見到了溫暖的火爐、噴香的烤鴨、美麗的圣誕樹、最后和慈祥的奶奶一起飛走……這正切合一個窮苦孩子在凄涼、悲慘情況下的意愿,這與圣誕之夜這一時間緊相呼應,顯得自然得體。
二、合理的想象使作文有條有理
想象來源于現實生活,它可以是現實生活的再現與重組:也可以通過移植、嫁接,更甚者要大膽去幻想。要鼓勵學生,只要合乎情理,可以海闊天空地遐想,但千萬不可東拉西扯的瞎想。
1.再現與重組
當學生在觀察生活中已經積累了許多作文素材后,老師要恰當地引導學生學會材料的再現與重組,即根據作文的目的與要求,對頭腦中已接受或存在的各種素材進行構思,重新排列組合。讓學生用心去想,大膽去想,擴大學生的知識范圍,豐富學生想象的儲備。通過這種“電視連續劇”式的重組再現,把學生的想象潛能開發出來。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誘發出想象的欲望,使他們作文時材料如泉水般不斷涌出。
2.移植與嫁接
合理的想象離不開移植與嫁接。當學生的想象打不開或遇到與現實生活沖突而受阻時,老師應引導學生巧妙繞道,那就是通過移植與嫁接。若要寫一處美景,觀察的對象并不是完美無缺的。這時就可以“移花接木”,即把印象中的優美景色巧妙拼湊在一起:要寫人物同樣如此,可把多個人的美好品質濃縮于一人之身;記事也可將多件事糅合為一件事。只要仔細琢磨,肯定會是成功之作。
3.大膽幻想
常言道:“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若學生的想象是“展翅的鳥”,老師應為其開辟一片“藍天”,任其飛翔;若學生的想象是“穿梭的魚”,老師則要為其提供“深海”,任其跳躍。大詩人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就是一筆神奇的狂想。
三、想象要勇于創新,以新、奇制勝
在發揮想象時,我們不僅要想別人之所想,更要想別人之所不想。要勇于打破陳規,標新立異。有了革新的精神,才會跳出前人所想的圈子,有所發展,才能別具一格。有時還應學會互換角度,換位想象,出奇制勝。作為教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千方百計地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激發他們的創造思維,盡量讓他們的想象呈多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