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導學生語文課外閱讀
作者: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西航四校 白 燕
發布時間:2012-07-16 08:54:5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對小學生來說,做好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大大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語文能力,還可以豐富學生的人文涵養,塑造良好的品質和健康的人格。身為一名語文教師,我經常在深思:應該如何及早引導學生去正確面對紛繁復雜而又豐富多彩的閱讀世界,使其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長,潛能得以充分的發揮。下面,就如何進行課外閱讀指導談談我的一些想法。
一、認識課外閱讀環境的特點
當今閱讀環境主要有以下兩大特點:
⒈讀物的數量,勢如洪潮,規模空前。依托于電子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高科技技術的網絡讀物和電子書刊方興未艾,而依托于紙質材料的“傳統”書刊又銳氣不減。于是,讀物的數量也就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規模。
⒉讀物的內容異彩紛呈,瑕瑜互見。讀物內容多,有其積極的方面:內容豐富,信息量大,在讀者面前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世界;也有其消極的一面:由于讀物的管理機制還很不健全,紙質的、電子的以及網絡上的讀物,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低級趣味的內容。
二、建構課外閱讀能力的品質
閱讀環境改變了,怎樣才能讓孩子們在這種環境中吸取精華,揚棄糟粕,既能恣意遨游又不迷失自己呢?我覺得,應著力培養基于以下兩種品質的課外閱讀能力:
⒈自制力。⑴對閱讀活動過程的調控,即當看到不良閱讀內容時或遇到閱讀活動與其他事情發生時間分配上的抵觸時,能合理選擇、及時終止和科學安排。⑵對由閱讀所激發起來的行為能根據其利害關系及時克制調整或持續進行,使之始終能沿著有益于社會和自身發展的軌道推進。
⒉獨立性。⑴能獨立地提出恰當的讀書目標。⑵能獨立地確定合適的閱讀方法和策略。⑶能形成獨立的見解尤其是創造性的見解等因素。
三、探索課外閱讀指導的策略
如何按照自制力、獨立性這兩種心理品質的要求來指導學生課外閱讀,進而卓有成效地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呢?
⒈培養健康情趣。健康的閱讀情趣是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能將追求真、善、美,追求文明、高雅境界作為自己的內在需要。培養健康情趣,可在課外閱讀指導的起步階段采取美文熏陶的策略。比如:①聽賞法。老師示范朗讀、錄音朗讀、聲像組合朗讀等方式,讓學生聆聽。②析賞法。出示文質兼美的短文片段,老師邊讀文句,邊作精辟評點,畫龍點睛,展現神韻。③讀賞法。提供文義淺顯而情調、意境優美的文字,讓學生出聲讀,使他們既理解其內容又感悟其意境。④編賞法。指導學生定期將自己閱讀中發現的優美文段摘編成小報,圖文并茂,相得益彰。通過這些方法,學生不僅會愛上讀書,而且會愛讀好書。
⒉訓練基本能力。①感知閱讀材料的能力,包括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也包括精讀略讀泛讀掃讀跳讀的能力。②熟練運用閱讀方法的能力,包括查閱資料的能力,也包括在閱讀過程中圈、劃、點、注、評、摘的能力。③駕馭現代技術的能力,包括操縱電腦、打開電子書刊、確定關鍵詞翻閱文本資料的能力,也包括上網進入信息高速公路在網上從容自如地閱讀材料的能力。
3.培養良好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使小學生樂意閱讀、有效閱讀、享受閱讀。在指導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我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 ①訓練讀書用眼的習慣。逐步擴大閱讀視野,縮短注視字詞時間,減少回視,形成默讀習慣。②訓練閱讀時用腦的習慣。文章大體分三種體裁: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而這三種文章各有不同的閱讀步驟,如:記敘文的閱讀步驟為:文章題目——文章體裁——主要人物——時間——地點——事件——中心思想。每次,拿到記敘文的閱讀材料時,邊讀、邊思、邊記這些要點,達到理解記憶。③訓練定時閱讀和限時閱讀的習慣。為了保證閱讀時間,我們開設大閱讀課。每周安排一節閱讀課,讓全班同學在一起進行閱讀,老師及時點撥、引導,提高閱讀的效率。
課外閱讀是我們人類的一個全新的生活領域,更是人類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資源。我們的語文教育要超越課堂,幫助孩子們開辟課外閱讀的廣闊天地,讓孩子們在豐富多彩的閱讀世界中感受生活,健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