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其優點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第二,有利于擴大信息量,拓展學生的視野與思維;第三,有利于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第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與創新精神,實現三個維度的目標。因此,我們如果能掌握一些現代信息技術,并將其運用到新課改的教學實踐中來,就能有效地拓展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通過文本、音響、圖片、影視、動畫等,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就能真正實現新課程的目標,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具體來說,可以利用以下一些多媒體信息技術來優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一、借助錄音錄像媒體,導入新課

1.情境導入,引起共鳴:在新課開啟時播放與課文內容及情感相應的情景故事,能很好地撥動起學生心靈的情弦,把學生導入課文的特定情境中。

2.播放范讀,喚起美感:由于聽覺形象和美感之間是構成直接的情感呼應關系,所以聽覺往往可以直接地喚起美感。教師用錄音播放語言標準且的感情的課文朗讀,讓學生邊看邊聽,當學生的情弦被撥動起來后,對課文具體而真切的美感體驗就油然而生了。

3.配樂朗誦,加深體驗:借助音樂伴奏進行感情朗讀,能使學生沉浸在喜怒哀樂的情境之中,深入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圖片欣賞,增強印象:一些與課文配套的圖片信息使學生能愉快地進入課文的特定氛圍,并使之見其形、聞其聲,如臨其境,有助于加深對課文的印象。如在上九年級語文課文《范進中舉》時,讓學生通過比較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后的圖片,感受文中傳達出的濃濃的諷刺意味。

二、利用圖示,透析文本

運用圖片投影,利用具體、直觀的圖形,輔助教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巧設板書投影,使學生學得多、學得快。

1.圖形示意,化難為易:在文言文教學中,常涉及古地理等文化常識,學生對此較陌生,給理解課文造成了障礙。如果能配合地形示意圖等幻燈,加上教師的導語,那就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化難為易了。初中教材中的游記,多是內容復雜,所寫景點多而廣,學生難于了然于胸。借助游蹤圖投影輔助教學.可以解決這一難題。

2.脈絡劃分,總體把握:在講讀課文時,利用畫面投影,不僅可引起學習興趣,而且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感知及總體把握。特別是語文段落分析時,關于重點字詞的分析,可以用圖片提示或著重提示,起到幫助學生總體把握課文內容的良好效果。

3.板書投影,提高效率:投影教學可節省繁復的板書時間,增大課堂教學信息量,使學生在相同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教學效率。特別是講授文言文,需要板書的內容多,使用投影板書增加教學信息量及省時的作用就更明顯。另外,在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時,設計不同形式的一些訓練題相繼投影出來,讓學生據課文解答,這樣,訓練的效率就高了。

4.增加信息,分析綜合:教師在課前預先設計好課文分析的板書,然后制作成幻燈片或投影片,使板書內容按講析程序逐一展現出來。這樣,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導引下對課文進行分析和綜合,使學生對整個分析歸納過程一目了然,對課文認識加深,并獲得完整印象。

三、巧用課件,布置作業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應適當地留有“空白”,讓學生在“空白”中開始,讓學生在“空白”中想象,讓學生在“空白”中無限延伸。

1.巧用課件,充實“空白”:在“空白”的時間里,考慮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調動學生自己去尋找、去探究、去發現。比如在上八年級第二單元時,除了課堂上的課文之外,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尋找,朗讀關于“愛”的文章,也可以推薦給同學和老師。

2.升華情感,圓滿完結:一些好的導語、結束語,往往學生聽了很感動,但是過了就忘記。利用多媒體,可以把一些好的美的結束語和同學分享,加深學生印象。

其實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使之很好地成為教學信息發出與接收的“信道”,會令學生樂學、教師省時、教學高效,收到優化課堂教學的實效。

總之,教師應倡導和探索信息技術和語文課程整和的教學,根據課堂教學實際,利用現代化多媒體信息技術,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于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是信息技術課程和語文課程雙贏的一種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