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后,初中英語教材的編寫有了很大變化,內容趣味性增強了,并與科學性和實踐性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這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學也應適時地改變教學方法,以教材為依托,轉變教學理念,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之成為學習的主人,提升英語學習的效果。在長期的初中英語教學中,筆者總結了一些教學策略用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初中生存在很強的“親師性”,他們會將對教師的喜厭之情直接投射到該教師任教的課程中去,他們可能因為喜歡某一位老師,而以極大地興趣積極投入到該課程的學習中去,反之則亦然。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用真誠的微笑、善解人意的眼神和耐心的講解,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以淵博的知識、幽默的授課風格、細致的教導、無微不至的關懷來感染學生,使其“親其師而信其道”。在課堂內外與學生做朋友,使其真正愛上英語課程,積極推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孩子是很自信的,父母和教師過多的批評和責備才讓他們失去了自信。無論是在教學活動中還是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教師要不吝惜自己的表揚。成功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愛能激發學習的熱情,能給學生以勇氣和信心。一個人只有對自己充滿自信,才會對取得成功充滿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奮斗。有些學生平時很難聽到教師的夸獎,對他們來說受責備則是家常便飯,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自信心和自尊心。作為教師對他們要有信心,要多給他們關心和愛護。對他們要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和責備。平時要多和他們談心,了解他們的心理,傾聽他們的心聲。要常對他們說:“你能行,老師相信你。”這對后進學生來說,就意味著老師的重視、關懷和期待,從而對培養他們的自信心理品質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無非是多說幾句very good! 或豎豎大拇指,但贊美之詞對于學生則是莫大的鼓舞。另外要注意讓所有人都有機會得到表揚,對于學困生更是如此。如果學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師及時而中肯的評價,學生就會感到自己被賞識、重視,就會愉快、積極,增強自信心,反之就會情緒低落、被動、缺乏信心。

三、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在與老師的互動中嘗到學英語的興趣。要想讓學生能夠全神貫注地學習 45 分鐘,就一定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總感到新奇。比如:上課時我常采用全班討論、pair work、 group work 還有 interview 等方法組織教學活動,使學生時刻感到有新意,使每個同學都能參與到教學中來。這樣學生就會感到課堂不僅是老師的,更是他們自己的,他們才是課堂的主人。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使用各種適合學生的方法,讓學生不時地感到學習中的樂趣。當然,無論我們老師在課堂上采用什么樣的方法組織教學活動,都一定要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去設計。我們還應明白學生出現錯誤是正常的,學生就是在改正每一個錯誤中進步和成功的。

四、實行分層次教學,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考慮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我們教師在制訂教學要求時,應注意不同層次學生的承受能力。通過分層次的授課方式,樹立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使每個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樂趣,逐漸具備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比如:學優生,在回答完問題后,讓他們講出原因;學困生,則只要求他們給出答案。再如:朗讀課文,基礎好的同學,朗讀后要對課文進行復述;基礎一般的同學,朗讀后要求他們能回答相關問題;基礎薄弱的同學,只要求他們朗讀流利。這樣分層次的要求,使得學生總感到有希望,使每個同學都能找到成功的感覺。分層次教學促進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由于有既定的學習目標,因此也有助于學生學習熱情和興趣的保持,提高成績自然也就指日可待了。

總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可以不斷探求啟迪學生思維的教學方法,不斷創設激發學生思維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時時感到英語學習好玩有趣,在感受英語魅力的同時體會學習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