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課堂充滿魅力,即教師點撥生動活潑、有聲有色、引人入勝。學生學得開心、靈活、主動、其樂融融、樂在其中,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天堂,那么怎樣才能達到這一目標呢?下面筆者談幾點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激發學習興趣,達成學習目標

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在平等寬松的氛圍中,學生才能愉悅地學習,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陶行知提出:“創造力量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應努力創設出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這有利于激勵學生的自主意識,有利于活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有利于不同觀點的相互碰撞和交流。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教師要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用迷人的微笑感染學生,用親切的語言感動學生,用飽滿的情感去感化學生。另外,教師還要理解學生的心情,寬容學生的小錯誤,耐心指導學生,循循善誘。當學生取得可喜成績時應為他們歡呼,為他們雀躍。如:對待學困生,筆者總是充滿誠心、耐心,悉心輔導他們、激勵他們,“你一定能讀好!”“你很有潛力,要有耐心”等話語成為了筆者的口頭禪。慢慢的自信走進他們的心靈,撥動他們的心弦,激發他們學習興趣,使他們感知老師就是他們的良師益友。在課堂學習將是輕松愉悅的,感知課堂是他們的地盤,他們是課堂的主人。課堂就是師生共同學習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師生是平等的,于是在輕松愉快的師生合作中,達成學習目標。

二、點燃學習火花,撥動學習心弦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一個人積極探索某種事物和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人一旦對某一事物或活動產生了興趣,就會以積極的情緒態度和強烈的心理渴望去認識事物或參與該活動。老師作為引導者,要促進學生自主性、探究性、創造性的發展,就要激發學生的求知的興趣。在課改教學實驗中,我們采取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樂學。①情境表演法。通過設置情境引導學生表演,從而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唐雎不辱使命》、《我的叔叔于勒》等課運用本劇表演法,設置具體場景,學生在愉快的表演中,找到了自信,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都覺得自己挺棒、能行!②游戲法。運用教學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一旦產生興趣,那么他就會始終目標專一,學習也就較為持久。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學生只要對事物發生了興趣,學生就會高度傾注學習,從而為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提供了最佳的思想基礎。在教學中,教師應從文本內容、學生的角度出發,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樂學、會學,努力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學習氣氛。

三、預設課堂“留白”,鼓勵自主探究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已經為大多數語文教師接受。“我的地盤我做主”,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摒棄“穿新鞋走老路”、“一言堂”、“滿堂灌”已經成為語文教師的共識。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留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活動的時間、空間,教師要為學生“留白”,在學習活動中學生要有屬于自己的一片藍天,來展示自己,表現自我。一位教師在教學《孤獨之旅》一文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杜小康在逆境中頑強的意志和毅力,懂得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就會有希望,充分體悟課文,品味文章人物品質。他留給學生充裕的時間,組織學生自主閱讀文本,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體現艱辛孤獨的句子朗讀體會,通過計算,作比較等方法,說說用上這些詞語的好處。并在小組內合作、探究,通過交流,組織學生來理解、體會。在教學過程中,提問:你讀到怎樣的杜小康?用幾個詞語概括出來。然后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長大了等),品味人物品質。最后,教師通過師生、生生點評來引導學生感悟。一堂課,學生自始至終自主學習,自主參與,自主感悟,實現課堂教學面向全體,人人參與,順利地完成了學習目標,課堂教學氣氛活躍,學生在課堂上活動自然、自主、自信,在自己的學習空間,自主學習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