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成為現代化教育中的一種有效手段,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教學,能利用圖形、圖像、文本、聲音、動畫等多種媒體信息刺激學生的感官,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等充分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如何搞好教學改革改進教學方法,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迎合現代教育的發展?如何有效而又合理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質量?以下幾點,是筆者在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幾點體會:

一、巧妙運用多媒體,創設良好教學情境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也明確地指出:“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教學程序動態的理想途徑,生動、新穎、富有童趣畫面、直觀動態的演示,強有力地吸引著學生,為學生創造一個獲取知識、信息的氛圍,讓學生擁有廣闊的思維空間,同時對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目標的實現,以及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發揮著很在的作用。課堂上教師成功創設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從而達到激活興趣,誘導學生主動思維。

二、巧妙運用多媒體,開拓學生視野

在新課程下,要注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的思維。學生有興趣學習時,注意力一定高度集中,記憶力明顯增強,思維敏捷。多媒體集音、像、動畫、音樂于一體,具有很強地表現力,可清晰地顯示出被觀察對象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系,為學生提供各類感知材料,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從而極大地激發學生興趣,有利于發現教學規律,大大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如我在教學五年一期數學《組合圖形的面積》時,利用多媒體成功將這個組合圖形分割成一個梯形面積和一個長方形面積,又可以將它分割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面積,也可以將它分割成兩個三角形面積和一個梯形面積;還可以將它分割成一個長方形面積中割去一個梯形面積。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分割探究過程中體會到一題多解的方法,同時領略探究成功的樂趣,從而切實掌握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割補法,達到培養和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為培養創新型人才奠定基礎。

三、巧妙運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形式?!苯處熞e極營造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數學學習過程,我在教學“軸對稱圖形”一課時,利用多媒體主題教學資源讓學生先欣賞美麗的蝴蝶、挺拔的雪松和火紅的楓葉、多彩的氣球……美麗的圖畫讓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再演示各種軸對稱圖形的重疊過程,在學生專注的目光中,學生已深刻領悟了軸對稱圖形中的重點詞“重合”及“對稱軸”的含義。

四、巧妙運用多媒體,轉變教學方法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動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有效開展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從心理學的角度上講,人對信息接收70%來自視覺,不足30%來自聽覺,還有很小的部分來自其他的器官。所以讓學生通過視覺獲取知識尤其為重要,而傳統以黑板與粉筆為主要工具的教學模式只能是呈現靜態的事物。多媒體輔助教學彌補了傳統教學中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陳舊方式的不足,增強了直觀性、形象性、娛樂性、交互性、探討性,如圖形的變化過程、物體的運動等在傳統教學中就顯得無能為力了,而借助多媒體教學就能形象地予以表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形象、直觀、生動性、娛樂性,有著聲、光、色、形兼備,靜動結合等許多優點,確實有利于優化教學效果和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心理特點、教學內容、教學任務,學生學習實際等綜合因素,巧妙選取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起著重要作用,有效激活課堂教學,發揮著獨特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