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情境是泛指一切作用于教學主體,并能引起學生產生一定情感反應的客觀環境。創設教學情境能有效地解決物理知識的抽象性與學生認知形象性之間的矛盾,它能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需要,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體驗學習過程,建立物理和生活的聯系,激勵學生思維活動的積極性創造性,促進學生情感與態度的發展。

一、 物理情境教學的意義

1.心理學研究認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使大腦、各種感官處于最活躍狀態,以最佳狀態接受教學信息,能促使學生自覺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于學習活動。因此,真正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而學生的興趣源于具體的物理情境。

2.創設物理情境改變課堂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思考,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創設物理情境能加強對物理知識的記憶。一個恰當的情境就是一幅立體的圖畫,一幅包含多個物理知識點的圖畫。這樣的情境能調動學生的口、耳、眼、大腦積極地去感知、去體驗,并較好地建構知識網絡。當這些知識源于體驗而獲得時,則極大地加強了對知識的記憶力度。

二、 創設物理教學情境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1.教學情境設計要注意學科特點。2.把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與情境創設的關系。3.教學情境的創設要符合學習者特征。4.教學情境是促進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外部條件,是“外因”。5.學習任務與真實學習情境必須融合,不能處于分離或勉強合成狀態,教學情境要能夠以自然的方式展現學習任務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6.不能濫用媒體情境。信息技術對創設情境有潛在的優勢,但是應該注意不能以媒體情境代替全部的真實情境。

三、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創設物理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情境教學以學生為本。情境教學的引入和開展,更強調了學生的自主性,重在啟發、貴在引導、妙在點撥,讓學生在課堂中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活潑、興奮的狀態,讓學生在教師精神心設計的情境中創造性地完成各種教學活動。

2.情境教學有利于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情境教學增強了師生間的平等互動,促進師生間的信任。情境教學中學生可以大膽質疑、大膽提問。給學生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更加突出了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

3.情境教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利器。多媒體情境中的圖像信息、聲音信息給學生以“立體感”,使學生全方位融入教學,更有利于學生去思考、去創造,并在情境中理解知識、增強信心,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物理課的情境教學旨在引導、激發學生的興趣,所以它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筆者將其總結為三個部分:1.導課興趣情境。要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關鍵是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教學情境引入能達到激發學習、產生求知欲的作用,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學習時才能集中精力,積極思考、發展思維,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2.課中問題情境、演示實驗情境。問題情境以學生周圍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或其他學科的相關問題為切入點,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串,讓學生在文體構成的情境中找出物理規律,并解釋物理現象。3.課后知識應用情境。創設實際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感受知識。例如:在講完輪軸知識將要下課時,我突然宣布:我們學了力的知識,看看誰的力氣大。我故意挑選出身高相近的男女同學各一名,請他們上臺掰手腕,女同學膽小不肯和男同學一比高下,引起部分同學的議論和笑聲。同學們都認為不用比,女同學輸定了。這時,我拿出提前備好的啤酒瓶,讓男同學握住瓶的頸口部分,女同學握住瓶身部分,各用力向相反的方向旋轉,結果女同學勝利了。課堂一下炸鍋了,同學們紛紛議論,并向我證實是否蘊含輪軸的知識。此時,我趁熱打鐵引導學生體驗理解該知識點,效果非常明顯。

情境教學展開了我們的思路,讓知識有趣更貼近生活,讓師生關系融洽、平等,這更要求教師多收集素材,多思多想與知識點相關的情境、與實際相聯系的情境、前沿學科的趣味情境,從而達到學生輕輕松松地學,教師輕輕松松地教,以便于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