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分析了國內高校工業設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現狀,構建了工業設計專業創新實踐教學體系,即一個課程群、兩個平臺、三大模塊、四種途徑的“1234”模式的實踐性教學體系,該體系以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學生設計能力培養為主要目標,相關教學實踐結果表明該體系效果良好,對工業設計專業的辦學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 工業設計 創新 實踐教學體系

前 言

20世紀初,德國包豪斯開創了現代工業設計教育的先河,現代工業設計由此誕生;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很多高校相繼開設了工業設計專業,形成了一股設計教育熱潮,我國工業設計也從此開創了新的局面,中國現代設計也由此走上嶄新的發展道路。因而可以說,工業設計是一個年輕的專業和行業,在我國更是如此。我校工業設計專業創辦于2002年,更顯其年輕,然而在這短短8年的發展歷程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省內外工業設計類專業中也頗具知名度。

國內高校工業設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現狀分析

目前國內高校都很重視工業設計專業的實踐性教學,工業設計的核心是產品設計,如果脫離企業,設計便成了無源之水,工業設計只有與企業結合才能有所發展,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所以現在高校也都選擇與企業合作來共同完成學生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一般通過以下方式進行:

1.各個高校的培養方案里都有專業實習的教學環節,由于企業的容納程度和學校的實習經費問題,一般都選擇到企業里進行參觀性質的實習,或者學生自己直接就近聯系實習地點,通過這個環節來引導學生了解實際設計流程和實踐性教學的相關知識。這樣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時間短等原因,學生不能較好地融入實踐性教學環節,且針對性較差。

2.國內很多高校和企業結合較為緊密,有一些合作課題,其教師通過課題的合作獲得了較多的實際設計經驗,可以通過教學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實踐性教學知識,還可以通過畢業設計等方式讓學生也加入課題,以獲得更直接的真實設計經驗,提高實際設計能力。

3.現在很多高校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類設計競賽來提高他們的實踐性教學能力,而且目前國內有很多企業積極參與設計競賽對培養學生的實踐性教學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從設計競賽的結果來看,主要有兩類設計:一類是相對概念化的設計,以產品的使用方式或觀念的創新為主,不過多考慮市場因素,這是學校教育就可以勝任的。另一類是針對市場的、以銷售為主導的實踐性教學,這正是企業設計的重點和特點。

創新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1.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重要性

實踐教學是高等學校整個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全過程的重要環節,是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強調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是因為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猶如車子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從某種意義上講,實踐教學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啟迪思維,培養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因此,在深化教學改革和培養創新人才的同時,必須把實踐教學環節放到重要的位置上,積極營造創新人才培養氛圍。

通過對工業設計專業畢業生分配的走向分析調查,雖然目前市場急需工業設計人才,但畢業生分配形式不很樂觀,大部分改行進入到CI、環境設計等行業,主要原因是院校培養的畢業生實踐能力太差,工程基礎差。所以如何合理設置實踐教學,尤其對工業設計這樣一個應用學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2.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構建

經過以上分析,項目組對工業設計專業的實踐課程體系進行了重新規劃,初步形成了:一個課程群、兩個平臺、三大模塊、四種途徑的“1234”模式的實踐性教學體系,該體系是以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學生設計能力培養為主要目標。

一個課程群是指形成技法課、實驗課等實踐性教學課程群;兩個平臺是指形成“學校一企業(社會)”設計實踐平臺,即校內實踐性教學平臺和企業(社會)實踐性教學平臺;三大模塊是指形成藝術基礎訓練模塊、工程基礎訓練模塊、專業實踐模塊等三大實踐性教學模塊;四種途徑是指搭建實驗課程、設計訓練、實習、設計競賽等四種實踐性教學環節具體的實施途徑。

3.實踐性教學團隊的構建

通過“導師制”、工程實踐鍛煉、外出進修、學術交流等方式培養和鍛煉師資隊伍,同時長期聘請校外專家指導專業建設,制訂切實的人才培養規劃,通過各種方式來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如攻讀碩士學位、外出進修、參加學術會議、參加社會實踐等。

結 論

經過以上改革和探索,已逐漸突出了技術性課程的實驗環節在工業設計實踐教育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克服了傳統的設計實踐教育所存在的教學內容過于陳舊、專業適用性不強和實踐環節難以有創新舉措等不足,尤其是改變了其中大多數實驗內容和實踐環節是由理工類專業照搬或略作調整后沿用至今的局面。實現了從傳統設計實踐教育向以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設計實踐教育的轉變,實現了由技能操作型設計實踐教育向創新研究型設計實踐教育的轉變,實現了由驗證性實驗向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的轉變。

近八年的辦學經驗也充分證明了此次探索已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所培養的畢業生在人才市場求職就業過程中表現出了非凡的競爭力和扎實過硬的設計能力,在畢業生中已涌現出一大批設計公司投資人,畢業生中在MOTOLOLA公司、美的、比亞迪等知名公司從事專職設計師的也為數不少;畢業生考研比例逐年提高,部分學生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學校的研究生;工業設計專業在校學生歷年來在省內外的各項比賽中屢次獲得大獎,近三年來在省內外各種設計競賽中工業設計專業學生獲獎已超過50余次,學生所取得專利近100項。這些事實充分說明了工業設計教學體系中的實踐教學體系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設計能力的主要環節,也證明了項目組的改革與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參考文獻

[1]何人可.走向綜合化的工業設計[J].教育裝飾,2002(1).

[2]李志峰,孫志學.面向需求的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研究[J].北京:現代教育技術裝備,2006(10).

[3]孫志學.我校工業設計專業辦學定位分析與探索[J].考試周刊,2010.7:205-206.

[4]張雪.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2003(9).

[5]工業設計專業發展戰略研究.教育部高等學校工業設計專業教育指導分委員會,2005.

[6]劉國豪.基于工業設計創新的企業成長動力研究[J].生產力研究, 2010.10 .

[7]蔣薇,賈宏禹.工業設計創新性實踐教學模式研究與探討[J].實驗室科學 ,2008.8.

[8]王沖.工業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初探[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1.8.

[9] 張強,劉洋. 基于產學研平臺的工業設計特色創新專業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 沈陽航空工業學院學報, 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