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工程控制測量”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探索
作者: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楊 柳
發布時間:2012-07-10 18:01:2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 筆者對“工程控制測量”課程從教材編寫、教學方法、考核方式方面進行了教學改革。實踐表明,其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取得了顯著效果。
[關鍵詞] 工程控制測量 教學質量 教學改革
工程控制測量是高職高專類院校工程測量專業的一門核心主干課程,它對后續課程(數字化測圖、地籍測量及工程測量等)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門課程最大的特點是實踐性強、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涉及多種測繪儀器、測量理論和工程實踐知識,所學內容在學生畢業后可直接用于工程勘測、施工等領域[1]。
近年來,由于測量新儀器和新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傳統的控制測量設備和技術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的測量作業要求;再者,全國現在也在全面實施教學改革。這對工程控制測量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受到挑戰。為此,我們需要不斷優化教學內容、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以便培養出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技能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較高素質的技術應用型人才,以適應社會的需求[2]。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對該課程從教材建設、教學方法及考核方式這幾個方面進行了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材編寫分析
目前,高職高專院校采用的控制測量教材種類較少,大多數院校使用的是由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控制測量學》,該教材在全面性方面有較明顯的優點,但該教材在內容編排上缺乏邏輯性和系統性,而且也存在篇幅較大、內容過時等缺陷[3]。因此,在教材編寫和修訂時,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儀器的先進性和方法的實用性
教材應充分反映現代控制測量理論和技術的研究進展,重點介紹當前控制測量中普遍使用的先進測量儀器和先進技術(比如DINI03水準儀、測量機器人及GPS),對于過時的儀器和方法(比如光學儀器)僅作簡要介紹,有些陳舊的設備和方法僅需提及而不作介紹。
教材中所介紹的儀器設備和測量方法應是實際工作中所使用的。因此,不僅要介紹基本的原理,而且要介紹實際工作中的步驟、方法、注意點,以及該方法的適用場合,達到使學生會用、管用和夠用的要求[4]。
2.內容的簡潔性和綜合性
目前,大多數控制測量教材的篇幅較大,教材用了很大的篇幅在介紹傳統的、過時的儀器、作業方法和流程,學生在閱讀時難以掌握重點和難點,特別是沒有重點掌握當今先進的測量新技術。再者,各個學校也在壓縮該課程的課時量,我校由原來的96課時調整到現在的78課時,因此,教材的篇幅也應適當地縮減。
教材不僅要反映各種工程領域普遍采用的測量技術,同時也應介紹各類工程中特殊的測量理論和技術(比如高鐵測量方面的CPⅢ的建立等),使教材在內容上做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機結合,在工程形式上也能做到全面覆蓋目前的主要工程類型。
3.內容編排的系統性和可操作性
目前,所采用的教材內容編寫一方面沒有形成系統性,內容零亂,使學生學完之后比較迷茫。另一方面是沒有按照學生由簡單到復雜的認知規律進行內容的編寫[5]。鑒于此,作者將控制測量教材內容主要分四部分編排如右上圖1所示。對于每個項目下面還細分了多種不同的任務。
控制測量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應用性學科,在實踐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理論。因此,在教材的編寫中,應該注重實踐過程的描寫和實踐經驗的總結,以工程實例來說明技術方法的原理和工作流程。
4.以項目為導向,突出教材的個性
目前,控制測量教材雖然較少,但在使用的幾本教材在內容和編排上差別不大,而且全國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基于工作過程的行動導向”的教學改革,有些學校已經在編寫這方面的教材,但改動也不大,特色也不鮮明,有些只是將原來的章節改成情境和子情境,換了名稱而已。因此,有必要對教材的個性和特色進行一些探討,以形成適合行動導向的具有鮮明特色的教材。本文作者結合實際工作任務,以不同的控制測量項目為載體,對教材進行了全面改革。
教學方法分析探討
教學方法是教育理論現實化的形式,是教育理論在教學活動及其過程中的體現[6]。一種好的教學方法作為理論與實踐的紐帶,一方面使教育理論現實化、實踐化;另一方面,又使教育理論通過教學方法的實施對實踐起指導作用。教學方法與教學質量、教學效益是密不可分的。要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從多方面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本門課程,并能自覺適應新技術對本課程提出的新要求。為了這個目的,需要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同時考慮采取措施,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發揮主體作用,要能時時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1.以工程實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不在于教師講的好壞或者多少,關鍵在于教師的授課方法是否對學生有吸引力,是否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再者控制測量學習的目的就是要為生產實際服務,要理論聯系實際。因此,筆者在控制測量教學中,注重將現場工程實例以圖片、視頻的方式來講解控制測量知識在國民經濟建設各個領域的應用。比如:京滬高鐵控制網復測、加密;青藏鐵路勘測設計階段控制網的建立工作等,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并在課堂中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讓學生討論控制測量在交通工程、建筑工程等建設中的作用。抽取小組代表發言,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以多種教學方式,活躍學習氣氛
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新時代的學生,也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因此,課堂上教師要少講,應以學生為主體,可以采用問題教學法、演示法、參觀法、練習法、實習法等等,來活躍學習氣氛。教師應根據課程的內容,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教學,這樣既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又可以保證教學效果。比如,對于控制網的布設方面內容,可先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控制網布設的要求及注意事項有哪些?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某些工程上控制網布設的特點和控制網圖,并安排學生在實訓基地做測圖控制網布設實習。這里就使用了問題教學法、演示法和實習法三種方法。這些內容需要教師事先作好授課計劃,以便在教學中有序地開展。通過筆者實踐,這些多樣的教學方式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同時也受到系部領導的肯定。
3.師生交流,相互促進
教師在課后要善于總結,查找不足,不斷改進教學方式。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向學生多提供一些相關的測量論壇和測量儀器網站,利用互聯網讓學生及時了解測量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在課后之余,教師應與學生相互交流學習過的知識、存在的問題以及測量新動向,從而使師生從中受益,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考核方式分析
工程控制測量這門課程理論和實踐結合非常緊密,因此采用傳統的試卷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而且考核內容過于依賴教材,導致學生只注意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從而忽略實際操作能力的訓練,因此有必要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革[6]。筆者研究制訂了如下圖2所示的考核方式,并制作了小組自查評價表、小組互查評價表及教師對小組評價表,里面分別設置了打分項目。現以二等水準測量這一任務為例,僅列出教師對小組評價表如表1所示。
表1 教師對小組評價表
結束語
工程控制測量作為高職高專院校工程測量專業的主要課程,其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因此,應該根據該課程的特點,從教材建設、教學方法、考核方式這幾個方面對這門課作系統的改革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最佳措施,這在筆者的改革嘗試中已經得到了證實。通過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比以前更加扎實,動手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明顯的改善。這也為我們培養高質量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開了個好頭。
參考文獻:
[1]楊國華.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 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10):73-75.
[2]岳建平,方露.“工程測量學”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 測繪通報,2011(1):91-93.
[3]譚衢霖等.工程測量課程研究性教學研究與實踐[J]. 測繪通報,2010(12):69-72.
[4]岳迎春等.控制測量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 地理空間信息,2009(4):151-153.
[5]岳建平,方露.“測量學”課程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 [J]. 測繪通報,2008(10):76-77.
[6]陸立,鄒積亭.《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 北京測繪,2002(2):151-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