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教學模式在高職綜合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作者:陜西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系 宋 凱 吳志紅 楊文濤 任 靜
發布時間:2012-07-10 19:46:1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 交互式教學模式是改變大學綜合英語教學中重知識、輕能力,重課堂、輕實踐的教學現狀的最有效的教學模式。本文通過將交互式教學模式運用到高職院校旅游英語專業綜合英語課堂實踐證明:交互式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課堂參與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和現實生活中的交際能力。
[關鍵詞] 交互式教學模式 綜合英語教學 高職院校
本文為陜西職業技術學院2010年校本課題項目,項目名稱為《高職英語交互性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引 言
隨著中外合作交流日益增多和我國旅游業的不斷發展,旅游市場需要大量高素質的涉外旅游專業人才。因此如何提高旅游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綜合技能,以及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于2000年就明確提出了“以實用為主,以應用為目的”的教學思想。雖然近年來我國英語專業教學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由于高職院校學生自身的特點,很多人感到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頗為不易。本文擬探討交互式教學模式在綜合英語課堂中的應用,作者通過實驗的方式將交互式教學模式應用到綜合英語課堂中,并通過對實驗過程及數據分析,發現交互式教學模式比傳統教學法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語言教學的新理念——交互式教學模式
交互式教學法又稱互動教學法(Interactive Teaching Approach),較早使用interactive一詞并且比較全面闡述了“交互性語言教學”理論的是哈佛大學語言學教授Wilga M. Rivers。交互式語言教學的特點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是課堂教學的控制者、指導者、管理者、促進者和信息提供者。交互式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語言交際機會而不是教授語法,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增強學生自信心及團體協作精神而不是單純的語言學習。
高職院校綜合英語課堂采用交互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綜合英語是英語專業低年級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途徑,承擔著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等綜合技能的重任,因此,對其的教學改革也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近年來,我國的英語專業教學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根據作者近十年從事大學英語教學經驗所知,大部分教師認為高職院校學生英語水平較低,所以不敢放手讓學生嘗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因此,高職院校綜合英語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首先,一些教師仍然使用“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將授課的重點放在單詞、語法和語篇結構講解上,以至于學生很少有實踐語言的機會,主動性和內在動機未能激發。第二,教師事無巨細地將語言點和語言知識向學生講解分析,阻礙了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與 “以實用為主,以應用為目的”的教學思想背道而馳。第三,教師認為學生基礎差,不敢在課堂上運用“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方法,致使學生在潛意識里沒有養成自己建構知識的習慣,沒有用交際或互動法學語言的自信心。
本實驗力求找到更豐富,更為有效的交互式教學模式,使高職院校綜合英語課堂教學有突破性的改觀。
實驗設計及討論
本實驗將交互式教學模式引入陜西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英語專業綜合英語課堂,實驗為期16周,前8周使用傳統教學法,后8周用交互式教學模式。授課結束后對學生進行測試、問卷、訪談,根據對結果的分析和比較,以發現兩種教學方法的不同效果。
(一)實驗假設及問題
本實驗假設以交互為目標,提倡師生互動的交互式教學模式,由于交互式教學模式提供了大量交流與實踐的機會,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充分的訓練,因此比傳統教學法更能促進綜合英語教學,能夠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實驗問題
(1)學生對傳統教學法和交互式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的應用持什么態度?
(2)學生對英語課堂中的各種交互活動是什么看法?
(3)交互式語言教學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實踐中還存在哪些問題?
(二)樣本選擇
為了便于實驗,作者選擇了自己所擔任綜合英語教學班級的學生,陜西職業技術學院2009級旅游英語專業二年級學生作為樣本。學生總數為26人,其中1名男生,25名女生。2011年3月,全體學生參加了問卷回答。
(三)實驗方法
作者在一個學期的前兩個月即3、4月份用的是傳統教學法,5、6月份用的是交互式教學模式。在學期結束后,所有的學生參加一項對所學課程內容復習的測試,作者將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和比較從而得出運用交互教學模式是否優于傳統教學模式。另外,在實驗的最后對所有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從性質的角度來評價交互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
(四)實驗實施及數據收集和分析
實驗最重要的部分是教學過程,考慮到學生在互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種種與課文相關的問題,作者在授課之前做了大量的備課工作,促使學生更加積極順利地投入到互動學習當中。實驗所用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綜合英語教程》,在利用互動教學模式的基本形式之一 ——小組活動法時,主要針對教材每課的第一部Brainstorming 詞匯學習和課文解析。
(1)學生對交互式教學模式的了解程度
2011年3月,筆者讓學生用無記名的方式填寫了調查問卷,并將問卷結果進行了統計。調查結果顯示:在綜合英語課堂上以往教師很少使用生生互動式互動教學模式。問卷見表一:
表一
表一中第一個問題的結果:26名學生中選B的占23.1%;選C占57.7%;選D占11.5%;選E占7.7%。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對教學法不太清楚,對學習語言過程態度模糊。問題二結果:選A占77%;選B占19.2%;選C占3.8%。結果說明在綜合英語課堂上主要還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問題三的結果:選D占69.2%;選擇E占30.8%。說明上綜合英語課如果有互動,以師生互動為主,而不是生生互動。問題四結果:選E占92.3%;選D占7.6%。結果證明在綜合英語課堂上以往教師很少使用生生互動式互動教學模式。
(2)交互式教學模式在綜合英語課堂的實踐
在普通教室上課,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主要采用全班活動法、小組活動法及個體活動法三種基本方式(甘美,李敬華,2006)。
小組活動法在本實驗中的流程設計:
時間為200分鐘
Part One: Brainstorming 詞匯學習20分鐘
Part Two:Text Analysis 120分鐘
(3)教學效果評價:
①測試 在第十七周最后一次課,學生參加了一次測試,測試包括1~5課傳統教學法講授的內容和6~10課互動式教學模式講授的內容,試題包括詞匯、語法。語法10個題(20分),前后五課各5類語法現象。詞匯20個題(40分),前后五課各10個詞匯,課文大意闡述4個題(40分),前后五課各2個題。
調查顯示應用交互式教學模式學生學習成績高于利用傳統教學法。觀察試卷發現高分主要集中于詞匯題和課文大意概述,這說明交互式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詞匯和閱讀更為有效,對語法知識的構建還要更進一步地探索。
②問卷 通過問卷調查,同學們普遍對這種教學模式持有肯定態度,認為交互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良好,它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知識吸收率,培養學生課堂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交互式教學也有其不足:如耗時多,對學生課前、課后準備要求高;遇到較難的課程,效果較差,反而挫敗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因此,適當地延長教學時間、督促學生課后作充分的準備,會取得更為突出的成效。
③訪談 從訪談的結果可以得出結論,與傳統教學法相比,學生們更接受交互式教學模式。然而,學生們也提出了很多客觀中肯的建議和意見,比如不要連續幾周都用這一模式教學,學生會因此而疲憊,降低積極性;較難的課程還是由教師主講為主。
結束語
本文作者進行了將交互式教學模式應用到綜合英語課程中的探索性實驗。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交互式語言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深受學生歡迎,也是切實可行的。但是從學生的問卷、訪談結果顯示,有些課文不適合這一教學法,課文內容不夠新穎,學生感覺枯燥從而沒有興趣。總之,通過我們的課堂實踐發現:交互式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課堂參與能力、課外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現實生活中的交際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能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當然由于試驗時間和實驗對象的限制,更為科學系統的交互式教學模式運用到高職院校綜合英語課堂的教學當中仍需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甘美,李敬華.試論交互式教學模式的理論框架[J].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6.
[2]宮力交互式語言教學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3]Willis, J. A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M]. London: Longman,1996.
[4]朱曉申,鄧天中.交互性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