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要求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身體心理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的培育。班級是學生成長的搖籃,每個學生能否受到有針對性的教育,并得到全面發展,班級管理至關重要。作為“班集體靈魂”的班主任又將如何勝任這項工作呢?下面我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對學生的愛是管理的首要前提

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師在小學生心目中總是有一種至高無上的權威感,遇到事情也不敢與老師溝通。愛心是開啟心靈的鑰匙。今年,我新接了一年級學生,每天一有時間,我就和學生說說話,如:你們喜歡干什么?在幼兒園都學會了什么?家里有幾口人?放學后都干些什么?等等。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就像媽媽一樣,這樣和學生朝夕相處,和學生建立平等的朋友關系,用父母般的愛關愛每個學生,自然而然地付出愛,做學生的貼心人,使他們對教師尊敬而不畏懼,大膽而不放肆,自愿和你說知心話。用愛去交流,讓我成為學生心中的“好老師”。

二、選擇和培養班干部是管理的關鍵

班干部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得力助手。建立一個堅強的班集體,首先要選一批熱愛班集體的同學組成班集體的核心。班主任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全面衡量推選組織能力強、敢于負責、勇于挑重擔、熱心服務的學生當班干部。這樣的班干部同學們既尊重他們也佩服他們。班主任要放手去讓他們工作,培養他們的獨立工作能力,對他們既要嚴格要求,又要充分信任。當班干部遇到困難或碰到釘子時,班主任要及時指導并關心他們,不要讓他們負擔過重,鼓勵他們克服困難,讓他們既學到了工作經驗,又在同學中樹立了威信。

三、對學生要充分了解、研究個性、揚長避短

如我班楊育霖同學,聰明好動,影響力很大,每到課間班上的男生總跟在他身后,服從指揮,他不是讓這個搗亂,就是讓那個搞惡作劇。這讓我很生氣,心想這孩子也太不懂事了,頭腦中怎么沒有一點是非觀念。應該怎么辦呢?要是強行施壓,又怕他會產生逆反心理,表面上接受,卻沒有觸及到他心靈深處,因此我就找他談心,從正面引導他。利用他這個“特點”為班級服務,讓他當班上的文明監督員,每天管理班上的清潔衛生、紀律,規范學生行為,在他的管理下我班煥然一新。并經常不適時機表揚他、鼓勵他,讓他感覺到老師的重用和信任,他越干越起勁,大家都說他是老師的好助手、同學們的“小老師”。因人而異,揚長避短,寓教育于各類活動之中。教師要讓每一位學生在為集體服務中找到自己恰當的位置,有的喜文,可讓其常為班級吹、拉、彈、唱;有的喜動,可讓其在運動會上及各項活動中展示自己的才華。總之,讓每一位學生都在班級整體進步的同時得到個性的成長和發展,為班級增光添彩。

四、家訪是管理中的重要環節

班主任是連接家庭與學校的紐帶,要經常采用家訪和請家長到學校開家長會的辦法與家長交流感情,互相了解學生的各種情況,對癥下藥,解決存在的問題。班主任應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家訪工作。家訪時,教師要抱著和家長共同關心學生進步的態度和家長交談,要尊重家長和學生,要把學生的在校情況如實反映給家長,爭取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不要“告狀”、“訴苦”,否則就會產生消極作用,造成師生間的對立,家訪后應記錄好學生的變化情況,以便積累材料,總結經驗,不斷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五、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古人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處于成長時期的學生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他們有的缺乏自控能力;有的貪玩好動;有的因家庭因素顧慮太多,精力難以集中……班主任對這些情況要了如指掌,多給他們特別的關愛。要從他們身上找出其積極因素,就是一個閃光點,也要給予肯定,加以表揚。對他們要熱情幫助、積極鼓勵,要培養他們上課專心聽講,自覺遵守紀律,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使他們健康成長。

總之,學校是育人的場所,班級是育人的搖籃。誠然,在學生成長的啟蒙階段,教育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關心,學會做事,學會生活”的過程中,班主任的工作是繁雜的,任務是繁重的,責任是重大的。但是,只要我們真誠地捧著一顆“愛心”,加強理論學習,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是完全能夠干得非常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