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幾點看法
作者:陜西省榆林欄桿堡九年制學校 楊利兵
發布時間:2012-06-08 13:10:5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新課改提出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提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扮演好組織者、管理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要組織好課堂紀律,管理好學生,還能正確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學習知識,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的目的。可是如何在我們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實現這一目的,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 轉變教學觀念,樹立學生主體意識
要想轉變常規的教學模式,將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轉變成主動探索知識,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達到學習的目的。首先,要處理好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二者之間的關系即交流、合作、探究。向學生機械式地傳授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傳統教學的基本任務和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體,是中心,他主宰著教學的整個進程。教學行為和方式大多表現為: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教師寫,學生抄。課堂成了教師的課堂,學生完全喪失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努力做好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者的角色,讓整個課堂活起來,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逐步樹立學生自學的意識和信心。其次,逐步將學生從傳統教學模式下解放出來,養成自學的好習慣。我們應該放手讓學生進入自學的渠道,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能力,嘗試去了解”,在大量的交流思考探討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轉變思維方式。當然這是一個循序漸進需的過程,萬不可一蹴而就。
二、激發學生自主意識,讓學生自己承擔課堂責任
教師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體,可是學生能當好課堂的主人嗎?這是一個相當困惑的問題,也是要想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最重要的問題。所以我們還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引導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產生學習的渴望,產生自主學習的強烈動機。
2.引導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增強對學習的體會,逐漸把學習看作是成長的需求,實現社會責任感的需求,培養終生學習的良好品質,讓短暫的興趣發展為持之以恒的志趣。
3.通過課堂教學評價給學生以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自學品質。
三、 調動課堂多邊合作,成就學生自主學習
互助學習強調教學是多邊活動,提倡師生、生生、師師間的多邊互動合作,充分調動各動態因素的密切合作。合作學習首先要重視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要保證充分預習,獨立思考,又要組織討論探索,全體參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互助合作的氛圍里,知識得以溝通,情感得以交流。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一個開放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主陣地。作為教師,應該真誠的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包容學生的缺點,即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予以肯定。在這樣的氛圍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他們思考探索問題的能力。
四、作好課堂即時評價,給學生鼓勵
哲學家詹姆士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學生更是如此。贊美是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中必不可少的養料,必要的表揚是成功的陽光、空氣和水。所以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主宰課堂,作為教師的我們就應該不斷鼓勵學生,樹立學生自學的信心,讓他們真正體會到自己就是課堂的主人。要做好課堂即時評價,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把握好時機,注意評價的藝術魅力,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抓住學生的切入點,做出正確高效的評價。
五、總結
教育是百年大計,是一項長久工程,如何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將課堂回歸學生,將新課改應用到我們的實際教學中,還需我們不斷地思考、探索、總結,結合實際境況,因地制宜。



